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谢泳 《同舟共进》2011,(4):59-61
人生有许多奇特经历。个人生命与那些完全不可能发生关系的人和事最后联在了一起,事后细细想来,必有某种因缘。我虽不是佛教徒,但有时想起自己一生中所遇的事,还是不免很感慨。  相似文献   
12.
丁东(以下简称丁):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过去谈抗日战争,对抗日战争中知识分子的作用,特别是国统区知识分子的作用,似乎谈得不多。各位是研究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专家,是否可以借此机会,对国统区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做一点初步的梳理?谢泳(以下简称谢):傅国涌去年出了一本书,名叫《寻找失去的传统》。我觉得这个话题很好,对于我们寻找失去的传统是个很好的创意。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有忧国忧民的传统。日本侵华,中华民族面临巨大灾难的时候,多数知识分子也有很好的表现。智效民(以下简称智):讨论知识分子与抗日战争,应…  相似文献   
13.
谢泳 《南风窗》2007,(21):96-96
徐百柯最近出了一本书:《民国那些人》。虽然不是专业的研究,但他对民国历史的把握和理解,却与当下专业史学界对民国历史的判断基本相同,不过因为他是为报纸写专栏,文章本身更有可读性,更好看,更有趣味。  相似文献   
14.
西南联大的精神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大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她的命运虽如昙花一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建立带有突发性,因为抗战开始,河山沦陷,为使中国大学教育不因战争而中断,保存国家民族之精魂,才有了西南联大的出现,她与抗战共始终),但短短9年(1937—1946)间培养了大批顶尖人才,造就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8年,不但汇聚了陈寅恪、汤用彤、冯友兰、华罗庚、陈省身、李四光、茅以升等大批大师名家、科学巨匠,还培养出了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黄昆等学生。有人统计,联大9年培养的学生中,就有2名诺贝尔奖得主、1…  相似文献   
15.
谢泳 《新东方》2000,(2):48-52
资料 本文拟初步考察1949—1976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杀情况。之所以选择这个年限是因为这近30年,用西方史学家的概念,属于毛泽东时代,这期间中国知识分子自杀的数量是惊人的,尤其集中于1957—1967年前后约10年之间,而这10年中知识分子自杀的原因和1957年的反右运动及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谢泳 《中国减灾》2004,(9):53-53
1918年,山西晋北的疫情非常严重。在那样的年代里,遇到这样的事,是大灾难。1918年,一个基本没有现代通讯手段的社会,对于大面积的疫情,很难有高效的办法。但阎锡山还是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了疫情。在传统社会里,山西有那样高的行政效率,实在不容易。其实阎的办法也很简单:第一,绝对公开事实。当年的1月5号,阎锡山接到疫情报告,立刻通电晋北各县,实行遮阻交通,严格检查。"先后撰白话电示数条,俾官民依照清洁隔离、埋尸封室各办法,严切执行。"第二,当机立断。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了主防不主治的决策。第三,开放的胸怀。当时内务部派了一个中国名字…  相似文献   
17.
胡先骕是中国生物学的创始人,享有世界声誉的植物学家。1949年以后,胡光骕没有走,而是留下来继续他的生物学研究,那年他五十五岁,还是一个科学家最好的年龄。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时,在自然科学家中,胡先骕是极少几个老中央研究院院士而没有成为学部委员的。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是在此前几届评议委员会委员的基础上选出的,就是说,评议会委员到了1948年选举院士时,都当选为院士。1935年,胡先骕四十二岁的时候就是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委员,他在中国生物学界有很高的威望,可以说是泰斗级的人  相似文献   
18.
谢泳 《各界》2019,(7):18-21
  相似文献   
19.
这一两年,说金岳霖的文章很多,金先生的专业一般人都不了解,大家感兴趣的是金先生的人生. 金先生是老牌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于他后来的转变,许多人觉得很难理解,因为以金先生的过去推断他后来的转变,这中间缺乏合理的逻辑过程. 对金先生的变化,他的学生王浩有一个说法,大意是说,一个人一生中如果只追求一个目标,比追求两个目标要有收获,而金先生却追求了两个目标.王浩的话比较委婉,他实际是想说金先生后半生的学术贡献不大,因为金先生早年的学术风格消失了.  相似文献   
20.
从1952年的“分”到现在的“合”近来全国高校的合并风潮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使我想到了半个世纪前发生的两件事。第一件事:1947年,胡适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他当时的设想是要在全国先发展十所大学,使之成为中国第一流的大学,第一个五年先发展五所大学,第二个五年再加上五所大学。当时中国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