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2008年可以说是非洲政治发展波折不断的一年。从年初肯尼亚出现的选举后动荡、年中南非爆发的排外暴力事件,到年末索马里海盗猖獗引发的国际关注和几内亚军事政变等,非洲似乎总是以负面的消息和近乎悲情的一面来占据媒体报道的头条。然而,仔细分析,在悲情和曲折的湍流之下涌动的是非洲多党民主和联合自强理念的不断巩固和加强。尽管有挫折.但非洲仍在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中非关系在进入全方位、稳定和快速发展轨道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来自“西方的批评”和“非洲的担忧”等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从全球视野看,中非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在我国与拉美以及东南亚邻国的关系发展中也或多或少地出现,是发展中国家在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共同挑战的一种体现。为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应明确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以及应承担的“责任”。一方面,要在大国外交与发展中国家外交之间掌握好平衡,尝试推动建立南南合作的机制化对话平台。另一方面,在与不同区域发展中国家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相互尊重和平等待人的心态,避免陷于被动。  相似文献   
93.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7月底至8月初对塞内加尔、南苏丹、乌干达、肯尼亚、马拉维和南非等六个非洲国家进行了为期11天的访问。相比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拉里出访非洲的次数和到访国家要频密和广泛得多。  相似文献   
94.
9·11事件虽主要涉及和波及美国的中东政策,但在对非政策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反恐角度出发,美国在非洲是又打又拉,打拉结合。布什政府从去年初上台以来,在继承克林顿对非政策的同时,已明显表现出脱离和轻视非洲事务的倾向。……  相似文献   
95.
不久前,加纳专栏作家阿瑟·科比纳·肯尼迪在加纳网发表了一篇题为《对非洲的新争夺》的署名评论文章,认为各大国当前似乎正在进行对非洲的第三次争夺。该作者认为,大国对非洲的第一次争夺发生在1884年的柏林会议期间,那时西方各殖民列强在会议室的办公桌上划分了非洲的版图和各国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96.
2010年岁末,一则南非加入“金砖国家”的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中国外交部网站2010年12月24日发布消息说,中国作为“金砖四国”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该合作机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时致信南非总统祖马,  相似文献   
97.
持续6个多月的利比亚战争是冷战后西方干预非洲内部事务的最新案例,其产生的影响和相关启示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1.利比亚战争反映出西方干预弱小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新模式,是当前全球力量由西向东转移过程中的必然产物;2.非洲国家担忧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可能会借利比亚战争借尸还魂,对非洲的自主外交和一体化进程构成冲击;3.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有可能出现“向北看”和“向东看”,而不再是卡扎菲时代的“向南看”;4.围绕利比亚战后重建的大国利益博弈,再次暴露出国际关系中“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迄今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的严峻现实;5.利比亚战争造成的武器大量扩散还客观上使得恐怖主义在非洲趁势蔓延,这不仅使非洲的和平与安全成为利比亚战争负效应的牺牲品,而且还使美国借机进一步加强其在非洲的军事存在;6.对西方借利比亚战争挤压中国在非洲的生存空间和影响力的动机不可不察。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也应该在利比亚战后重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8.
卡塔尔国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曾经是一个经济窘困、国民生活水平低下,以牧业、渔业和采珠业为主要产业的国家,然而,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卡塔尔就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海湾小国,一跃成为全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助推卡塔尔华丽转身的除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外,更重要的还有1995年哈马德王储上台后开启的工业化、现代化及共同富裕进程。卡塔尔走经济多元化发展道路,制定《2030年国家愿景》,努力打造文化教育、传媒、体育、旅游软实力,其“小而美”和“小而强”的发展特色对各国尤其是资源主导型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