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9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80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要把这一活动做好、做实、做出成效,我们需要在两个着力点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72.
忘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体不行,贸然改变政治体制之体,会导致社会发展转向、变色、换天;但把政治体制中的用当做体而对政治体制改革畏手畏脚,不去改、不敢改,问题就更大  相似文献   
73.
领导干部问责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建设和推进干部人事体制改革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受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焦点。当前我国的领导干部问责机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在具体实践中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问责机制需要从制度化、法制化两方面加以完善,着重在制度设计、制度执行、意识培育和法制化四个层面上加以改善,使领导干部问责机制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4.
辛鸣 《廉政瞭望》2004,(6):38-39
在深入学习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有相当多的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辨析并矫正这些认识误区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5.
2005年业已过半。对于上半年中 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处理台海关 系、应对人民市升值及其关联的贸易 争端、抑制房价和改革股市这些标志 性的问题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体 现出来的执政方略,可以用八个字来 概括:刚柔相济,缓急适宜。 处理台海关系:亲情为主, 柔中有刚 坦率地讲,近年来,两岸关系的  相似文献   
76.
披着2004年的征尘,带着2004年的收获,我们进入了充满希望又面临挑战的2005年。2005年,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与变化?为了实现2005年的健康发展我们又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2005年的关键点、着力点与突破点又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在年初的时候,我们走访了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领导干部们把目光和思考聚焦与集中于以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77.
确立科学的改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改革,会发现这么一场伟大的实践,最初的理论支点竟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改革没有系统成型的理论建构,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状况不容我们坐而论道,设计好了蓝图再去施工。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倒认为这正反映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78.
辛鸣 《政策》2002,(11):44-4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它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9.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突破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鸣 《求是》2003,(2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总结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10年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举措,实现了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的重大突破与创新。认真学习这一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科学把握和理解其中的突破与创新,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对发展的认识更加全面:确立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0.
随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社会问题大量出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冲突越来越显性化,频率也越来越高,比如,由于拆迁补偿问题引发的冲突、由于干群关系紧张产生的纠纷、由于贫富差距导致的对立等等。对于这些现象应该怎么看,怎么应对,已经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严肃面对并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