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68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20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陈卫东 《中国法律》2009,(3):11-13,67-69
刑事犯罪多发背景下,被害人利益难以通过传统刑事诉讼程序获得有效救济,甚至存在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二次受害的情形,从而引发一系列不稳定社会因素,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刑事和解正是在被害人保护思想的发展与犯罪人复归思想的兴起基础上产生的以恢复性司法为基本理念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终极目标的新型刑事案件解决制度。  相似文献   
52.
专家访谈:刑事和解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和解与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机能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公民之间的和睦相处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明标准的规定仍欠完善 ,传统的证明标准理论也存在诸多不足。论文从诉讼规律出发 ,结合各国相关的法律规定 ,探讨了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完善问题。作者否定了“客观真实”说 ,对“诉讼真实”、“法律真实”说进行了论证。对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 ,作者提出了两条思路 ,一是沿袭“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既有表述 ,二是改采“排除合理怀疑”的全新表述。论文还对其他刑事证明标准的再造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54.
论WTO一般例外条款(GATT第20条)与我国应有的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WTO一般例外为各成员为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而悖离其义务开辟了“免贵”通道。但是,这些通道不能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及其推动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本文首先阐释了GATT第20条的法律特征及其在GATT和WTO两个时期的历史发展;然后结合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解释和适用,着重论述了成功援用第20条须满足的条件;接着在具体案件中分析了第20条现存的法律漏洞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最后,提出了中国运用第20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5.
利用射击弹壳痕迹区分小口径枪支种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小口径枪支的种类、性能特点,探讨通过射击弹壳痕迹区分制式、非制式枪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匕首枪、单管枪、双管枪、转轮枪等枪种的区分依据,研究了小口径枪弹壳痕迹在检验鉴定中的稳定性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比较新疆与甘肃地区甘草的性状、鉴别特征和有效成分含量,研究在不同生长条件下我国甘草主产区的药材和饮片质量,为甘草的后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法对性状进行描述,采用显微鉴别法展现甘草粉末和切片的结构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结果 在性状方面,新疆甘草药材比甘肃甘草药材平均直径略大;在显微方面,两个产地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新疆家种甘草的淀粉粒数量略多,且平均粒径也略大;在含量方面,新疆甘草中甘草酸平均含量约为甘肃甘草酸平均含量的1.5倍。结论 新疆、甘肃地区甘草的鉴别和质量评价为甘草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及甘草药材的后续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比较大别山区金寨县野生、椴木栽培和仿野生栽培3种不同生长环境下茯苓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3种生长环境下的茯苓总三萜和水溶性总多糖的含量。结果 不同生长环境下茯苓水溶性总多糖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和仿野生栽培茯苓的水溶性总多糖含量显著高于椴木栽培(P<0.05)。野生和仿野生栽培茯苓中总三萜含量均高于椴木栽培,但3种生长环境下茯苓总三萜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椴木栽培茯苓比较,仿野生栽培茯苓质量更接近野生茯苓。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制载有杨梅素(myricetin,Myr)的聚乙二醇-聚乳酸(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 acid, mPEG-PLA)/Pluronic F68混合胶束(mixed micelles,MMs),并对Myr-MMs进行表征及体外释放研究。方法 通过丙酮溶剂挥发法研制Myr-MMs,以单因素及L9(34)正交实验优化处方及其工艺;并对制得的载药MMs的粒径、Zeta电位、外观形态、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放进行研究。结果 最优处方制得的Myr-MMs的包封率为(84.65±0.98)%、载药量为(2.73±0.03)%;透射电镜下观察Myr-MMs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无粘连;粒径为(41.74±0.27)nm,多分散系数为0.115±0.004;Zeta电位为(-25.47±1.22)mV;体外释放研究发现,MMs体外释药过程近似符合Weibull释药模型:ln(ln(1/(1-Q/100)))=0.927 1lnt-2.057 6(r=0.953 8)。结论 利用丙酮溶剂挥发法成功研制了Myr-MMs,其成型好、粒径小、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且Myr经mPEG-PLA/Pluronic F68 包裹后其体外释放显示出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索安徽省不同产地野生丹参花、叶、根的颜色与其脂溶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方式,对安徽省14个产地野生丹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地区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结果 安徽不同产地丹参在花冠颜色、复叶颜色及根皮颜色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花淡紫、紫红、深紫,叶黄绿、绿色、深绿,根皮棕褐、砖红、赤红。以花深紫、叶深绿、根皮赤红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以花淡紫、叶黄绿、根皮棕褐者为低。结论 安徽不同产地野生丹参的性状特征和脂溶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状特征与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低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CYP1A2、CYP2E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从代谢酶方面探讨异甘草酸镁保肝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6只。尾静脉注射给药,给药组给予20 mg/kg异甘草酸镁,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同容积生理盐水,连续14 d。模型组及给药组于给药第13天20:00点灌胃25% CCl4,剂量为1.6 mL/kg,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各组大鼠于末次给药2 h后,从髂动脉放血处死,取肝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CYP1A2、CYP2E1 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异甘草酸镁能改善肝组织损伤;模型组CYP1A2和CYP2E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给药组CYP1A2和CYP2E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够治疗肝损伤,其减毒机制可能与抑制CYP1A2、CYP2E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