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试论沉默权制度的设立对刑讯逼供的遏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但该现象至今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仍然相当普遍。不管刑讯逼供在现实的司法背景下是以秘密刑讯还是以变相刑讯的形式存在,都已经极大的损害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所在。本文通过对刑讯逼供的危害及其屡禁不止现象的解析,进而提出在我国设立沉默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期望能从根本上有效的遏制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102.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并存"的客观现实,致使其相互关系一直错综复杂:一方面由于"两制并存"的自发性,两者的对立与生俱来,并且一度充满刀光剑影;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以及国家利益的驱使,"两制博弈"成为当今"两制关系"的常态。在全球化时代,准确把握"两制关系"的发展态势与趋势,不仅需要深入研究"两制并存"自发性向"两制博弈"自觉性转换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充分认识两制关系由"零和并存"转向"双赢共处"的历史必然性,更要在摒弃"零和"思维的同时防止陷入国际合作的温柔陷阱,时刻掌握有效处理"两制关系"的主动权,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相似文献   
103.
陈海燕 《特区法坛》2004,(5):30-30,33
在审判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法院在审理借贷纠纷案件尤其是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在判决给付利息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些判决主文上文字表达不规范,有些甚至明显与法律规定相悖。由于很多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标的较小,利息数额较小,当事人对利息部分虽有意见,但考虑到诉讼成本问题,—般不再提起上诉或者提起申诉,一些二审案件当事人只是在答辩状中陈述自己对利启判决部分的意见。根据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规定,二审法院只对上诉部分进行审查,故二审判决虽然维持了原判,但并非对利息部分的判决就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4.
村干部是乡村振兴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村干部队伍的素质、水平和执行力,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近几年启东市的具体实践来看,该市村干部在优化队伍结构、提高致富能力、提升工作满意度方面都作了有益探索。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启东的实施,应当着重做好四方面工作:健全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提高学习培训实效,提升农村工作能力;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增强干事创业动力;加强监督考核机制,树立为民清廉形象。  相似文献   
105.
当前,机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庸俗化倾向、"好人主义"等现象,亟需严肃整顿。上海市黄浦区机关党工委近年来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有益做法: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挥党内民主的监督作用等,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6.
主持人语     
<正>“媒介即人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的著名论断,而被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的新媒介,更将这一“人的延伸”扩展至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借助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传承、创造、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渗透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广播影视、动漫游戏、表演艺术、工艺设计、广告装潢等。表面看来,“乱花渐欲迷人眼”,事实上,尽管文化创意产业有层出不穷的外在形式,但其核心仍然在于对媒介的运用,以及对文化的挖掘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7.
<正>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加速演变,国有企业要深刻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把创新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