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1996年12月26日,台湾研究会邀请北京部分台湾问题专家、学者在京举办了“1996年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座谈会”。社科院、外交部、交通部、外经贸部、人民大学等国家机关和学术机构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回顾了1996年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情况,并就台湾政局、经济、民心、两岸关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大部分学者认为,1996年两岸关系在政治层面上仍处于僵持状态,1995年形成的紧张关系未得到缓解。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是“一个中国一和“两个中国”的斗争。对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的主要原因。有学者很迷。台湾当局…  相似文献   
22.
一、列宁对中间环节的阐述和设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化为实践,首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实现的。因此,如何在不发达国家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十月革命胜利后摆在俄国人民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既不能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为了解决这个课题。为俄国建设社会主义开辟正确的道路,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深入研究俄国的具体情况。在总结经验教训询基础上,列宁提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各国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方法和途经,在小农占优势,生产力落后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必须通过迂回的道路,必须采取“改良主义式的”逐步的、审慎的过渡方法。列宁讲:“从资本主义过渡到  相似文献   
23.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不仅需要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而且需要诉诸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过去我们常将人类视为大自然的“主宰者”和“统治者”。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主张的是一种“控制型”自然观,其实质是将人的价值与自然界的价值对立起来。要改变上述错误观念,就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大自然中的生物,不是人类可以任意驱使和宰割的对象,…  相似文献   
24.
越是临近政府决策出台之时,各种或暧昧或直露的声音就此起彼伏、甚嚣尘上。如果不擦亮眼睛,认清迷途上的利益陷阱,未来又将背负沉重的包袱。  相似文献   
25.
26.
27.
生态社会主义把解决生态危机同社会主义的前途结合起来,力图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又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生态社会主义的崛起,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8.
Google之道     
曾先后担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近日突然跳入Google,引起业界轰动。Google刚进入中国就以与微软在美国对簿公常的事件开始,这可能将众人的视线引向一个错误的角度。  相似文献   
29.
林雁鸣 《实践》2002,(8):41-43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所谓生态运动,是指针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遭破坏而在欧美等地出现的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主要内容的广泛群众运动.在生态运动的基础上,一些国家建立了绿党.生态社会主义则是生态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思潮和派别,是绿党的左派.它是在绿色生态运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苏东剧变后,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日渐清晰和完善化.……  相似文献   
30.
<正>2014年2月25日,四川省中医工作会场,一排十人站在领奖台上,庄重的神情掩饰不住内心溢出的喜悦。他们是来自全省的中医学界的杏林高手。其中一位是来自乐山市中医医院的主任中医师、农工党党员刘方柏。这一刻,他们伫立舞台,接受省政府的隆重表彰。自此,一项桂冠戴在了他们头上—"四川省第二届十大知名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