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6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法理学发展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高其才按我的理解,"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理学"是指走向成熟的中国法理学,是指中国法理学成为真正的科学。本来,法理学无所谓走不走向21世纪的问题,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并不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但是,对于中国法理学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论香港法的渊源罗昶乔克裕高其才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八条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对中国律师执业中的关系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探讨中国律师与中国司法的新视角。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本,人际关系在中国律师执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律师执业既要依靠法律也离不开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浙江省慈溪市附海镇蒋村,订婚通常称为"过书",为婚姻成立的必要程序,村民较为严格的遵守这一历史上一直有效并传承至今的习惯法。通过对2010年11月13日蒋村戚周订婚的田野考察和访谈,可以发现,固有的订婚习惯法在蒋村仍然客观存在,仍然有其现实功能和特殊价值。蒋村订婚有自愿、必要、协商三个基本原则,相识与媒人规范、订婚程序规范、彩礼规范等为订婚的主要规范。在订婚习惯法的发展中,经济因素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试论农村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处理好农村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农村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既有法的目的等方面的一致性,也在法的规范、法的实施、法的价值等方面存在矛盾和冲突,习惯法对国家制定法在调整范围、功能方面还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调查表明,当代中国社会法律适用过程中客现存在着关系影响。关系对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影响方式主要为正式方式与非正式方式等。司法、审判中的这种关系影响是中国民间文化、草根文化的反映和体现。关系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包括程序方面作用与实体方面作用两方面。关系在当代中国法律适用中既有消极作用,也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关系在当代中国法律适用中有影响的原因既有法官方面的因素,也有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方面因素,还有社会方面的因素。当代中国法律适用中的关系因素受到社会文化支持。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法律适用中关系因素的影响将会逐渐减少、降低。  相似文献   
17.
对32个先进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可为中国基层司法之深入研究提供基础。32个先进人民法庭受理案件的方式多样,体现了人民法庭的“两便原则”。人民法庭受理的案件多属传统民事案件;但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新类型案件。人民法庭受理案件的数量与法官数量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湖北农村社会主要阶层法律意识分析》课题的组成部分,1990年6月—9月,我们对中央在湖北省的16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村)的村组干部的法律意识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172份,回收率高达82%.此外,在此期间为配合问卷调查,我们还先后对其中8个观察点村组干部进行了访问座谈,收集了第一手材料.鉴于法律要求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不仅对指导有关农村的立法具有较直接的参考价值,而且还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9.
瑶族习惯法特点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其才之文以一个至今仍保持相对独立和自身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为考察对象,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和资料分析,对瑶族自成一统、至今存活的社会生活习惯作了深入缜密的梳理与分析,并由此得出精要却全面的概括,既可推之为法史学之新知卓见,又可引之为现实法学思考之启示。然民主性、民族性、群体性等等究为何解?古老民族的社会生活习惯与现今人的社会或国家的民主性、民族性和群体性等的实质和生成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和偶合,它们是否还能光荣不光荣地存续,或在何种条件下方能实现这种存续?更可遥问者,人类社会之古今实际上是否在践行着一种命定的生物进化轮回?诸如此类,皆当在此文阅读之联想中。  相似文献   
20.
法学研究要立足中国国情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高其才教授中国法学要走向成熟,以自信的步伐迈向21世纪,我们除了要广泛继承、借鉴外国的文明和智慧外,更应脚踏实地,立足中国国情,以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法为主要对象进行法学研究。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社会有其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