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6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刊2005年第21期发表的《没有户口,没有权利?》一文,报道了一对从安徽农村到苏州打工夫妻的女儿不慎掉入租住地的水井不幸身亡的事件。因为缺失诸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有效的法律证据,作为父母的翟德宝夫妇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时遭到了阻碍。没有户口,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就无从保障吗?中国目前的户口制度凸显了怎样的法律盲点?中国的民工流动带来的人口管理问题,法律能有所作为吗?本期“风云大讲堂”就这些问题邀请各位专家展开评述探讨,高其才教授站在法理学的高度,提出了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应该良性互动,王召棠教授更是发出了“公民权利不能被形式主义践踏”的呐喊。  相似文献   
22.
<正> 赌博,这种在新中国曾已绝迹的丑恶现象,近几年在我国有些地方又重新出现,而且有增无已。最近我们在重庆市部分地区和单位作了一次调查,发现有的地方赌博活动猖獗,屡禁不止,不仅严重污染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灵魂,而且诱发各种重大犯罪,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严重的危险因素,必须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加以打击和防治。  相似文献   
23.
瑶族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居住在中国南方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瑶族形成了内容全面、功能突出、影响深远的调解和审理习惯法.瑶族调解和审理习惯法包括调解和审理者、调解和审理范围、调解和审理原则、调解和审理程序、调解结果和判处等内容.  相似文献   
24.
高其才 《法学杂志》2020,(4):1-11,21
在2020年初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许多城市社区为自我卫护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基于自治组织性质制订并执行了有关疫情管控的自治规范。非常时期城市社区管控规范的制订主体主要为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也包括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组织。非常时期城市社区管控规范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与疫情防控相关的通行管控规范、人员管控规范、车辆管控规范、防控措施管控规范等。非常时期城市社区管控规范的实际运行包括管控规范的宣传、管控规范的执行、管控规范实施的监督等方面。城市社区管控规范为非常时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制订的具有特定目的的非国家法范畴习惯法性质的临时性自治规范,应当遵循法治原则、民主原则、合理性原则。以此非常时期城市社区管控规范的思考为契机,推进城市社区的多元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的自治能力和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25.
高其才 《法学杂志》2012,33(10):48-55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在其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尊重和认可习惯。民族自治地方法规认可习惯的内容由单一发展为较为多元,包括婚姻习惯、物权习惯等。民族自治地方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认可习惯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少数民族落后习惯的引导,社会改造色彩浓郁。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法规对习惯的认可是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26.
对法律手段在农村的运用及前景的判断,需基于现存有关农民法律意识实际状况的深入了解。本文所依据的问卷与访谈材料显示:大多数农民对法律知识有所知晓,但尚不系统,少数人近乎一无所知;农民对法律与人情、政策等关系和法律的作用的总体评价,未完全遵循理论与宣传的逻辑推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法律的期待;农民在具体的解纷态度上,又呈现出成本低廉的干部解纷选择与结果公正的法律解纷追求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除一般所述的文化、历史影响外,农村经济结构性转换、立法理想化与迟滞、执法运作系统不健全当为思考的重点。为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要着力把握好法律乡村化之主旨,即通过制定、执行、宣传诸环节,让法律植入农村社会,走进农民生活。  相似文献   
27.
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类最早出现、历史最为悠久的法,习惯法在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中国的广大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少数民族习惯法对中华法系内容的丰富、对中华法系成果的传播、中华法系精神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有助于拓宽法学研究领域、解决目前少数民族法制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正确对待现代化发展中的固有法文化。  相似文献   
28.
习惯法已经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就习惯法研究的兴起背景、习惯法研究的路径、习惯法的分析框架、习惯法研究的特点、习惯法研究的不足、习惯法研究的深入等进行初步的总结、反思.  相似文献   
29.
编纂民法典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从尊重生活、承续传统出发需要处理好民法典与民事习惯的关系.我国现有宪法、法律(狭义)、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都对民事习惯有具体规范或概括规范,涉及物权习惯、商事习惯、婚姻家庭习惯、继承习惯、丧葬习惯等民事习惯.但现有法律规定没有明确将习惯规定为一般法源,规定的内容较具体而不能涵盖全部民事行为,需要在民法典编纂时予以认真对待、恰当处理.  相似文献   
30.
程序、法官与审判公正——上海等地法官访谈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当前我国法官与司法审判制度的基本状况 ,我们在1997年10月至12月对上海、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地的部分法官 ① 进行了一次访谈调查。访谈中 ,法官们对与审判公正相关的程序、司法独立、法院组织、法官素质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这些认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中国司法审判制度的具体运作 ,把握当代中国法官的基本思路和认识水平 ,进而推动中国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一、程序与审判公正古往今来 ,公正历来是司法审判制度所追求的永恒的终极目标。它在中国法律传统中被形象化为处于自然状态之水 ,平之如水谓之公平。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