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93篇
中国政治   103篇
政治理论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In addition to hosting a large population of refugees and displaced persons, Lebanon is home to an estimated 200,000 to 300,000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Under Lebanese law, domestic workers fall under the kafala, or sponsorship, system.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focused on the legality of the kafala system and the ensuing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resulting from workers' exclusion from Lebanese labor law. Based on fieldwork conducted in 2016,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in Lebanon have defied their spatial, social, and legal exclusion by organizing collective resistance, triggered in part by the July 2006 Israel-Lebanon war.  相似文献   
142.
王明国 《当代亚太》2011,(2):6-28,5
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学与国际法学开始走上了相互借鉴、学习的道路。国际关系学者和法学研究者在遵约研究方面具有共同的议程,遵约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方面。遵约被国际关系学界用来衡量制度的因果影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遵约与国际制度有效性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遵约是对制度因果关系的误读。此外,认识论、方法论上及分析层次、内生性问题上也对遵约研究提出了挑战。遵约研究对制度有效性的启示在于:应该慎重选择衡量结果的指标,从而准确评估制度对国家政策和行为的因果影响。  相似文献   
143.
在国际关系学科发展、中国学者的学术使命及民族关怀不断增强、中国外交现实政策需求的推动下,当代中国外交研究呈现出理论意识、主体性、规范性以及方法论意识等特点。笔者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把当代中国外交研究分为体系、国家、社会与个体四个分析层次,以此来考察中国外交研究领域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理论多元主义、具体案例研究、实证主义与反思主义的并重,以及行为体与结构间互动,理应是当代中国外交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4.
当下中国的宪法超脱于刑事诉讼法之上,刑事诉讼法游离于宪法之外,两者之间呈现一种割裂的态势。然而,在割裂的大背景下,"宪政—富强"成为统摄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价值理念,为中心工作服务成为宪法与刑事诉讼法融合的连接点,以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取向的中国式司法能动主义成为宪法与刑事诉讼法融合的关键因素,二者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实现了"割裂下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5.
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治理系统,治理功能的实现不再是民族国家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民族国家之间、民族国家与其他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以结构功能主义作为分析框架,分别从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和维持功能三个层面对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全球治理进行解读,认为非政府主体在全球治理结构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但并没有改变政府的主导地位。不同治理主体之间不仅存在着合作,也存在着冲突。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系统在促使治理目标实现的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公共利益和弱势主体的利益受损。  相似文献   
146.
同为转型期的大国,邻国俄罗斯行政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在经历了多年的尝试与探索之后,其酝酿已久的行政改革纲要终于在2003年得以系统实施,并于2005年进行调整与补充。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必须保证权力中心的一致及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改革纲要的制定既不可忽视又不可照搬他国经验。  相似文献   
147.
148.
How do we understand the 15th amendment of the Bangladeshi Constitution that restored the principle of secularism and simultaneously (re)inscribed certain populations as outside the cultural nation? I approach this question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the Constituent Assembly debates of 1972. The precarious state of minorities, I contend, is not a symptom of an incomplete or failed secularism but a feature of the violence inherent to the nation-state form. The Bangladeshi example suggests not only that minority is a profoundly unstable category but that some minorities are visibly critical to national self-fashioning while others must be invisibilized as national others.  相似文献   
149.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rgumentation studies have recently developed new tools for argument visu-alization that are useful for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kinds of reasoning about evidence in law.This paper studies how three such  相似文献   
150.
在民事诉讼调解社会化和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当前语境中,从权力配置的视角对民事诉讼调解进行模式化的分析并提炼出权力独享型民事诉讼调解、权力共享型民事诉讼调解和权力分享型民事诉讼调解三个概念是对民事诉讼调解进行一般性研究的创新尝试,不仅可以为社会公众认知各式各样的民事诉讼调解提供智识上的帮助,而且可以通过对不同模式的民事诉讼调解之运作机理的概括、解释来为民事调解的现代转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