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1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1篇 |
工人农民 | 26篇 |
世界政治 | 32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60篇 |
法律 | 251篇 |
中国共产党 | 66篇 |
中国政治 | 121篇 |
政治理论 | 71篇 |
综合类 | 2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任继琼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6):26-27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的源头,它是一种德性幸福论。幸福和德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同时更是构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大厦的理论基石。本文拟清理亚里士多德得出“幸福在于德性”命题的逻辑思路,以展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独特方法。 相似文献
22.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实行厂网分离后,国家电力网公司把电网企业定为服务型企业,赋予了电网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服好务的神圣使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 相似文献
23.
2008年是颇不平凡的一年,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是如此。北京奥运会令世界惊喜赞叹,美国大选产生第一位非白人总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都足以使这一年在历史中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24.
建设国际关系学的“中国学派”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中国崛起已经并将继续对21世纪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式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中国的思想、哲学、文化为“中国学派”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资源。中国学界对“中国学派”国际关系学理论的探索,表明了中国学人的自信心和“成为知识的生产者”的志向。 相似文献
25.
任静萍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55-57
保险费是保险人的收入来源 ,支付保费是投保人的基本义务。我国《保险法》、《海商法》等无对此作出了不少规定 ,但在立法及现实操作中还存在不少疑点。一、保险费支付的性质界定《保险费》第 13条规定 :合同成立后 ,投保人按照约定支付保险费。保险费的支付发生于保险合同成立后。显然保费的支付不是合同成立要件 ,但有人认为保费的支付是保险合同生效要件 ,保费支付时保险合同才发生效力。在我国《合同法》制定以前 ,我国法律体系并未明确区分合同成立与生效。《保险费》亦仅仅规定保险合同成立 ,而未规定生效。那么 ,保费的支付是合同的… 相似文献
26.
东盟和日本作为东亚地区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二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影响东亚未来的安全走向.冷战后,日本和东盟都奉行“综合安全”的观念,安全目标的重叠构成二者合作的基本条件.然而二者因原动力即各自利益追求不同而导致追求安全的目标以及路径也有所区隔.认知差别、权力结构和规范因素构成了限制二者合作的三个主要变量.在不同程度上三个方面的问题与二者获得综合安全的路径相互影响.而二者在多边安全合作对话平台中的摩擦与分歧恰可作为安全合作挑战的注脚. 相似文献
27.
Sizhe Huang Ph.D. Rongshuai Wang Ph.D. Bingbing Guo M.Bs. Hongbin Ruan M.Bs. Jinghong Ma M.M. Liang Ren Ph.D. Liang Liu Ph.D.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2020,65(3):1016-1022
Methyl nitrite is suggested to cause methemoglobinemia by generating methemoglobin, which may be lethal when the met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exceeds 70%. However, intoxication with methyl nitrite is seldom reported compared with that with other nitrites. Here, we present an industrial accident involving methyl nitrite inhalation during its synthesis process that resulted in three fatalities and one survivor. The autopsy revealed conspicuous blue-gray discoloration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body, including the skin, airway mucosa, vessels, brain, heart, and among other areas. The toxicological tests on the deceased showed meth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in the blood over the lethal level and increased nitrite ion levels in the blood, gastric contents, liver, and lung tissu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samples. The cause of death was determined to be methemoglobinemia-induced hypoxia due to methyl nitrite inhalation. This report provides evidence that in methyl nitrite intoxication, exposure dur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ostmortem changes and likelihood of a fatal outcome may be related to the age of the victim. More attention is required regarding the industrial hazards of this substance. 相似文献
28.
任丽英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3):150-151
曹植的友情诗以独特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友情强烈的赞美,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性质。其友情诗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友情的歌颂,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宽慰之意,同时还体现出对宇宙无限、人生短促的感慨情绪。 相似文献
29.
市场经济与道德存在着矛盾与对立,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彼此容纳、彼此依赖、彼此统一的属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而且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30.
Intention des Beitrages ist es, Geschlecht und Familie auf der Basis eines institutionenorientierten Lebenslaufansatzes neu zu durchdenken. Die Zentrierung auf gesellschaftliche Institutionen als Orte der Vermittlung von individuellem Handeln und sozialstrukturellen Bedingungen ermöglicht es, mikro-, meso- und makrosoziale Interdependenzen in den Mittelpunkt zu rücken und bisher zum großen Teil verdeckten, da indirekten Strukturierungen von Geschlechterverhältnissen auf die Spur zu kommen. Aus dieser Perspektive relativiert sich die in der Lebenslaufforschung dominierende Individualisierungs-These zugunsten der Erkenntnis, dass Individuen sich durch institutionelle Eigenlogiken untereinander vernetzt sehen, die sie in neue Zwickmühlen bringen. Der Beitrag von Lebenslauf-Institutionen zur Rekonstruktion einer Geschlechterordnung gerät zwar zunehmend in Widerspruch zu Anforderungen an das individuelle Management der eigenen Biographie, doch der relationale Bezug zwischen Institutionen scheint Familie und Geschlecht weder aus ihren subjektiven Verpflichtungsmustern zu entlassen, noch aus ihrer sozialstrukturellen Vermittlerrolle zwischen biographischen Optionen und inkompatiblen institutionellen Verfügbarkeits-Ansprüche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