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主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其核心就是"仁".儒家把"仁"作为最高道德规范和理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处处体现着"仁"的理念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1993年柬埔寨恢复和平后,中柬两国经贸关系获得了新的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且卓有成效,主要表现在双边贸易、中国对柬投资、工程承包、对柬援助、劳务输出、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近年来两国间关系的不断发展、中柬双方一系列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及柬埔寨投资环境的改善等因素,都保障并促进了中柬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柬埔寨重要的投资来源国及贸易合作伙伴,柬埔寨也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一块热土。  相似文献   
3.
大湄公河次地区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湄公河次地区(GMS)合作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相关国家及省区之间的地区性合作机制,是东南亚乃至东亚范围之内地区主义发展的一种表现。本文在简要介绍有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从国家和市场这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GMS的特点及其定位进行分析,然后重点讨论了GMS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文章认为,国家和市场的作用及其互动,直接决定和制约着GMS的性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供区域公共产品是中国由地区性大国向世界性大国迈进过程中需要付出的"成长的代价"。安全、机制、基础设施、市场开放和贸易秩序、发展援助、金融等是中国可向周边提供的区域公共产品。展望未来,中国在优化区域公共产品过程中,需要加强国内机构间的协调、理顺先后次序、着力实现对接和平衡、积极做好宣传交流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6.
新加坡的多元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的人口总数310万(1995年),其中华人240.3万,占总数的77.5%;马来人44.0万,占14.2%;印度人(包括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人和孟加拉人)21.7万,占7.1%;其他人种(包括亚洲其他国家人、其他各洲人和混血人)3.7万,占1.2%。①这个基本上都是外来移民的国度因其种族构成复杂,有“世界人种博览馆”之称,同时它又是除中国外唯一的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国内民族关系复杂的新加坡并未受到来自民族关系方面的大的影响,而且其相对融洽的民族…  相似文献   
7.
试析2l世纪初印度的东南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大国战略的印度就制定了初步的东南亚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加大了推行东南亚战略的力度,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等方面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交往与合作,为印度在亚太地区寻求更广阔的战略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美贸易战是2018年最重要的外交事件之一,对中美两国将产生持久和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将不可避免地扩散到两国之外。作为介于中美之间的"第三方",东盟国家即使希望但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已经并将继续在贸易及其之外的更多领域表现出来。展望未来,南海问题、"印太战略"以及美湄合作等有可能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的"后手拳",这必将进一步考验中国-东盟关系。在此背景下,尽可能地减少中美贸易战的"外溢"效应,避免中美关系对中国-东盟关系产生连锁负面影响,甚至反过来将中国-东盟关系打造成贸易战的破局点,形成"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有利格局,是当前中国外交的迫切任务。中国应通过深入对接中国-东盟发展战略,扩大对东南亚的市场开放,加快推进RCEP顺利达成协议,加强与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式,抓住"战略机遇期",构建中国-东盟的高水平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9.
1975年中国与泰国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到 2010 年,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及第二大贸易伙伴。泰中贸易额虽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例如产品结构趋同、贸易发展不均衡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泰中贸易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来探讨泰中贸易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