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篇
  免费   38篇
各国政治   16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1篇
法律   461篇
中国共产党   71篇
中国政治   201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74篇
  2021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38篇
  1976年   30篇
  1973年   11篇
  1965年   11篇
  1964年   27篇
  1963年   24篇
  1962年   40篇
  1961年   18篇
  1960年   22篇
  1959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導論殖民地的英國人在有关管理馬來人民的諸問题中最缺乏理解的,也許就是馬來人对待土地占有权与权利观点的原則問題了。海峽殖民地的歷代官員曾被一个名为“馬六甲土地問題”的怪魔所困惑,这一怪魔到現在还在定期出現,远未被最后制服,它已活了將近六十年,且从人們的愚昧与疏忽的混合缺点中獲得一种非常頑强的活力。政府时常作出最善意的努力以求不必藉助于立法地使亞洲人的習惯与英國的法律調和起來,不消說,这是一項永无止境的工作。馬六甲在本  相似文献   
992.
馬来亚华侨教育截至日本侵入馬来亚时为止,馬来亞仅有为政府所直接开辦和为华僑所采用的教育,这些学校是以英語为教學媒介,在馬来联邦,政府則开辦了一所师范学校以训練华僑本国語文学校的教师,后者是领取政府津貼的。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华僑學校的学生數字(以中国語文作为教學媒介的),仍然是大为超过在英文学校就学的华僑学生數。1911年辛亥革命,在馬来亚产生了若干主要支  相似文献   
993.
殖民主义的瓦解过程,任凭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们费尽气力也无法加以制止或阻当.相反地,它正在日益加速和日益接近其末日.目前世界社会主义体系联合的国家共拥有十亿人口.或者占世界居民的三分之一以上.帝国主义阵营则拥有约五亿人口,或不到世界居民的五分之一.最后,那些所谓经济上不发达的国家则共有十二亿五千万人.其中大部分业已取得民族独立,并在英勇地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进行斗争,争取经济独立,和捍卫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94.
直到今天还沒有人發表过有關緬甸的工人組織和工人运動的歷史。我們工人运動的歷史,因此就被湮沒無聞,只有我們工人階級才会把这个史实尽可能發表出來,別人是做不到的。要追溯緬甸的工人組織和工人运動的歷史,那么,它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開始了。但在这个時期,領導机構对工人的組織:鼓動和敎育还做得很不够,因此在介紹緬甸的工人組織和工人运動的時候,我就把它划分为战前時期和战后時期。  相似文献   
995.
資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問题。商品社会。資本主义發展的規律,帝國主义時代及其对工人運動的影響,在民族基礎上組織工會及進行國际間的合作。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与民族认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过去的20年里,人类学中有关民族关系的研究已拓展为对文化本质和文化认同意义上的理解。较早时期的研究常将文化认同和文化的族群性相提并论,然而最近的人类学理论观点却认为,文化和文化认同是两个独立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不必反映世代传承的或是纯粹的(gcnuinc)文化传统。一个群体,一个社会阶层,甚至一个国家也许在其与其他群体的接触和同化过程中继续创造或传承其文化传统。而这一群体成员把未变化的文化传统阐述为文化认同。事实上,他们把其他群体与他们发生接触的语言和文化因子混合,甚至处于一种稳定的群体关系状态之中。许多个体(individuals)也许改变他们所声你的认同或是跨越群体成员身份的界线。这就是巴特早期关于族群和边疆研究的基本理论见解(position),这一理论开阔了许多人类学家的眼界。利奇(英国人类学家) 1954年从事的缅甸克钦语群民族认同研究也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意义(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97.
去年老撾的情况是世界一件大事,它有可能燃起东方和西方冲突的火花。今年可望趋于比较稳定了,尤其最近的情况是联合国在新的发展中起了作用。去年11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特别会议(四人小  相似文献   
998.
近几年来,印度在对外贸易中,国家的作用显著地提高了。国家通过重新建立专门的贸易组织,并直接参与同外国的贸易国家加强调整,说明了这个事实。国家贸易公司,是这些组织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这个组织是在1956年5月建立的,它是作为国  相似文献   
999.
从荷兰殖民者政治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印度尼西亚人民,为了废除荷兰的经济統治和建立民族經济基础,正进行着不懈的斗爭。反对荷兰资本在国家經济中的独霸势力的运动所以加强了,是和荷兰拒絕答应印度尼西亚关于归还西伊里安的正义要求和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00.
某些总的考虑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大部分时期,盛行着这样一种意見,卽資本和技术知識是不发达国家所缺少的两項主要东西。把这两項东西供給这些不发达国家,就可以使它們达到所渴望的經济上的发展。緬甸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得到了大量的資本援助和相当数量的技术援助。但是緬甸对技术援助的利用,与对外国資本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