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证东京     
战后,遭受日军遗弃毒剂伤害致残的中国牡丹江公民仲江,代表其他难友挺身而出,作证东京. 2002年 2月 4日,日本东京都地方法院开庭审理了这宗索赔 3.2亿日元的跨国诉讼第一案. 2003年东京都地方法院判决中国原告胜诉.但是,日本政府并不认账,此案至今仍拖而未决……  相似文献   
22.
于佰春 《党史纵横》2005,(10):39-41
在纪念二战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作者在哈尔滨采访了抗联老战士、原苏军远东情报局中尉电报员姜德。拂去岁月风尘,透过炮火硝烟,可以看到他们在消灭日本法西斯前夜的那场战斗中,大智大勇的英雄壮举……  相似文献   
23.
24.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横空出世。面对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疯狂反扑,伟大列宁的苏维埃政府与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 拂去岁月风尘,翻开历史一页,人们会意外地发现:在那血与火的搏斗中,曾飘扬过一面由中国人高举的战旗,那就是誉满苏联的国际主  相似文献   
25.
于佰春 《侨园》2002,(2):40-41
花团锦簇的哈尔滨市圣·索菲亚广场,鸽群飞掠,游人如织。我凝望广场中心耸入云端的圣·索菲亚教堂,它那墨绿色、洋葱头形的尖项,神秘幽深的窗棂,褚红色的砖墙和厚重的大门引发了我时这座教堂,这个城市的种种联想。 20世纪初,因为政权更迭,曾有数十万之多的俄国人流亡中国东北,他们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一个星期日上午,我和几位垂暮老人见了面。他们的回忆、诉说,为我勾勒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场景。“白俄”跑反逃往东北 1917年,“阿芙乐尔”号军舰一声炮响,摧垮了俄国政府,昔日的王公贵族纷纷出逃。逃亡者的行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知  相似文献   
26.
于佰春 《侨园》2002,(6):22-23
一封通天上访电报撬开游子归国之门 1976年夏季的一天,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收到一封致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电报。时值苏共二十五大筹备开幕期间,百忙之中的苏共中央办公厅官员还是细心地审阅了这封署名“孙宝山、张美丽”由苏联远东滨海边疆区鸟苏里斯克市发来的电报。电报说:“我们夫妇二人是侨居苏联的中国公民,两年前丈夫孙宝山因公致残,迫切希望归国定居。但是,多次申请未获批准,希望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同志百忙之中关注此事,批准我们回国定居。”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市内务部很快就收到苏联内务部命令,催办、调查孙宝山夫妇申请回国事宜。  相似文献   
27.
缘于生意纠葛,俄国商人竟然勾结当地黑社会劫持中国客商,威逼索要巨额美元。国内公司积极营救,人质与劫匪斗智斗勇,艰难逃生,终返祖国。  相似文献   
28.
前苏联塔斯社华裔体育记者季大星的传奇人生,如诗如歌地吟唱出一曲炎黄子孙在海外勤奋进取,勇于登攀,成为世界体育摄影大师的华关乐章。  相似文献   
29.
出行遭不测 遭劫欧卡湾 2002年9月18日上午,远东欧卡湾,雨雾濛濛。 从海参崴驶来的“乌苏里”号客轮缓缓靠岸。冒雨下船的乘客们一边抱怨旅途中的鬼天气,一边匆忙地挤向将开往“海神”宾馆的大巴。 欧卡湾沿岸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城镇中米黄色的楼宇错落分布在浓密的丛林中,若隐若现。绿荫深处的一处处别墅,构  相似文献   
30.
于佰春 《侨园》2006,(1):34-36
往事虽已褪尽了岁月铅华,但是翻开历史一页,中苏抗日战士在我国东北的一段地下斗争史事,仍是那样惊心动魄。 2005年金秋,作者在海参崴找到了亲历者——年届八旬的苏军老战士、安娜·彼得洛夫娜大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