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0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馬來西亞”計划的本質和目的,不再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地方。它是一項陰謀,卽破坏亞洲民族解放运动、顚复这个广大地区的眞正独立國家、和最終重新把殖民主义强加在人民头上的战爭陰謀。帝國主义的詭計和陰謀所能想出的巧妙伪裝,遮掩不了这个亞毒陰謀詭計所包藏的对和平和自由的危險威脅。英國、美國的資本家报紙,当然,还有殖民主义者的喉舌《海峽时报》等終于弄巧成拙:正是由于这些报章極力說什么西方帝國主义國家及其盟國支持“馬來西亞”計划,因为“馬來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员,从1959年至1961年,曾经住居在印度尼西亚,研究印度尼西亚法律演变和政治问题.这篇文章主要是叙述美帝与1958年印度尼西亚地方叛乱事件的关系.作者供认美帝鼓励和援助这场叛乱,并且分析美帝当时为什么要支持叛乱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美帝是如何穷凶极恶地干涉印度亚西亚内政.  相似文献   
13.
反对“馬來西亞”的斗爭,現在已經進入積極对抗的第二階段。馬來亞、北加里曼丹和印度尼西亞人民已經在大規模互相配合的基礎上,以積極开展全面的对抗來答复帝國主义者的动員和人力登記。反殖民主义力量打赢了第一阶段的斗爭人們可以这样記載:在1964年國际劳动節前夕,北加里曼丹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的反殖民主义力量已經在反对“馬來西亞”斗爭的第一階段取得了勝利。这个勝利的規模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东南亚”这个词,按照一般的理解,它是指包括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九个国家的地区。在历史和政治的学术领域中采用这个词,至少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在此之前,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5.
作者约翰斯顿教授在序言里,首先解释这本书并不是全面地研究缅甸独立以来的外交政策,而只是研究缅甸的"中立主义"政策.其次,他又说明这本书是根据仰光大学的仰光——霍普金斯东南亚研究中心属下一批研究生所进行的多方面调查资料写成的.读完这本书,给人总的印象是它对问题的看法,抱着先入为主的态度.对作者来说,"中立主义"像"社会主义"一样,显然是邪恶的;因此,"中立主义"所包含的概念,当然不能作为国家政策的基础.怪不得约翰斯顿教授在该书第299页里写道:"根据本书对缅甸外交政策的研究,认为中立主义是"一种  相似文献   
16.
缅甸内幕     
本文是由美国《新闻周刊》驻香港办事处主任麦克卡所撰写,但他是在该周刊驻伦敦,东京,华盛顿等地记者协助下才勉强拼凑而成的.这篇新闻报导主要是谈缅甸所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混乱情况,作者借用别人的话来形容缅甸经济计划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目的是搞一个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经济".本文最后概要地谈到了缅甸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篇评论印度尼西亚1966年预算案的新闻报导.首先,作者肯定地认为苏加诺无法实现他所吹噓的"纳沙贡"制度,作者同时指出印度尼西亚1966年预算案是不现实和自相矛盾的,他列举了7点理由,认为这个预算案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从9月30日至10月1日之间,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双重军事政变.发动这次军事政变的是翁东中校,据传翁东中校在政变后立即组织委员会,一时掌握了实权.其后,国防部长纳苏蒂安这一派的陆军,粉碎了这次政变.总统卫队第一营翁东中校以左派为中心,组织了由45人组成的革命委员会.据传还设立了由翁东中校,苏帕佐陆军准将,赫鲁空军中校,苏马迪海军上校,和国家警察厅高级官员安瓦尔  相似文献   
19.
自从我們最后一次报道拉赫曼的“大馬來西亞”計划以來(参閲1961年7月31日的《馬來亞箴言》月刊),馬來亞的情況發展得很快。事实上,快到使人們有理由相信有人遭到來自某处的催迫,要他加緊推銷那些陈旧骯髒的商品。拉赫曼对李光耀的邀請 7月25日晚上,新加坡政府突然發表一項声明,其中說:“馬來亞联合邦总理拉赫曼己对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發出邀請(李光耀当时尚在自动請假离职中——原編者按),要和他就新加坡和  相似文献   
20.
大規模鎮压和欺騙 葛波德調查委員会事后故作聪明,把“馬來西亞”的建議,形容为“吸引人而且行得通的”。它故意避免使用“得人心”这个字眼,因为“馬來西亞”是不得人心的。在最近几个月中,群众抗議和示威,表明了卽使在一个像沙撈越那样的人口稀少地区,不管大逮捕及其他鎭压形式,还是有超过半数的有資格选民湧上街头抗議“馬來西亞”。在新加坡和馬來联合邦,抗議运动更加波瀾壯闊,而且規模还將日益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