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2004年10月11日~22日,埃塞俄比亚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著名学者,非政府组织--启蒙智库(PANOS)东非领导人梅拉库·泰格涅(melakou Tegegn)先生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邀请,来华进行学术访问.梅拉库·泰格涅先生学术研究与社会活动兼顾,长期致力于不结盟运动和替代发展战略的研究.此前,他曾4次访华,亲眼目睹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四个现代化,特别是改革开放给中国所带来的变化.此次来访旨在通过对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了解,从现行政府政策的角度分析今昔变革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其"国家贫困化研究"提供借鉴.期间,梅拉库分别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并赴京郊韩村河和安徽桐城市实地考察农村企业,与有关部门及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2.
13.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非人力资源合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与国际合作,显得尤为迫切。中国与非洲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合作有其自身特点,加强在该领域的合作既是双方的一项战略选择,也是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落到实处的关键,同时对于巩固和促进中非友谊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的友谊合作之旅再谱中非共赢新章,进一步深化了中非关系“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化共鉴”的内涵。其重大意义在于:传达和谐理念,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展示时代意义,促进大国对非洲政策调整。《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发表一年多来,中国对非洲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已不再仅仅是中非双边关系中的“利益相关者”。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更在参与非洲冲突地区的维和行动及解决达尔富尔人道主义危机等问题上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中非双方高层会晤的频率之高,双方的重视程度之高,及参与人数之众均是史无前例的。由此可见,对非洲关系在中国的外交政策目标体系中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流动劳工问题是南非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它既是南非非洲人社会获取商品和现款的重要手段,也是造成广大农村地区不发达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②今日南非社会面临的众多问题均可从中找出症结.通过对南非早期劳工流动情况的论述,本文着重探讨了19世纪中后期以矿业为主体的南非资本主义发展对南部非洲所产生的政治和经济影响,以及非洲人传统社会对此所做出的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