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刘艳红  许强 《法学评论》2006,24(1):128-135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五)》)。本文分析了修正案对我国信用卡犯罪的立法完善,对新增以及修改后的罪名即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罪和信用卡诈骗罪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我国的信用卡犯罪立法在对信用卡的规定、变造信用卡的行为处罚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32.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福祉的基本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33.
目前企业合规出罪难题被拆解为事前合规与事后合规、合规从宽与合规出罪、实体出罪与程序出罪等相互对立的维度,无法形成具有说服力的合规出罪解释性理论。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企业合规出罪理论主张重构单位刑事责任原则,将合规出罪引入单位刑事责任认定和刑事诉讼全流程,对事前合规与事后合规的出罪功能具有融贯的解释力。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体责任论,企业合规责任论使有效合规计划成为单位刑事归责阻断事由,发挥阻断单位成员违法行为向单位归责的出罪效果,而未满足出罪条件的合规计划也能影响单位刑事责任大小。企业合规出罪还需要发挥合规补救和合规评估等程序性要素在单位刑事责任认定中的作用,并通过刑事诉讼程序优化合规出罪的合理性。刑事一体化的企业合规出罪机制之构建既要在刑法中确立体系性的企业合规责任制度,也应在刑事诉讼法中建立全流程合规评估与程序分流机制。  相似文献   
34.
当下我国刑法应对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采取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探究社会秩序的客观精神”以谋求对“社会现实的客观评价”,在所有刑法解释方法中,刑法客观解释轻易获得了优位权。然而,法律的形式主义与概念主义传统固然有其缺陷不能否定,以扩张为导向的刑法客观解释导致“客观解释等同于扩张解释”,形成了网络时代刑法网络治理的入罪化,并造成法律公权力对技术性网络空间自由的伤害,对网络时代公民自由权利的忽视。针对网络空间层出不穷的新型违法犯罪行为,应警惕客观解释论的过度使用;结合主观解释论的法治基因优势,宜以“主观的客观解释论”重新塑造网络时代刑法的客观解释论,即在网络犯罪的解释适用中,以客观解释为基础,同时其解释不能超出“刑法条文的语言原意”之范围,以主观解释作为客观解释之限定。  相似文献   
35.
对于行政刑法性质的认识 ,法学界历来存在着“行政法说”与“刑事法说”之争。本文在辩正作为行政刑法界域的行政犯罪具有违反行政法与刑事法之双重违法性的基础之上 ,提出行政刑法具有行政法与刑事法之双重法律性质 ;并认为行政刑法在学科上应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 ,用以专门研究行政法与刑法的交叉、互动与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36.
刘艳红 《中国法学》2004,(4):130-142
现代法治国家兼具自由法治国与社会法治国、形式法治国与实质法治国的双重性格,这导致现代行政法的使命由单一阻止行政权的扩大化到兼而具有改善国民经济生活以完成福利国家的任务。受此影响,许多国家突破了以往在刑法体系中只规定自然犯的传统框架,越来越多地在刑法中通过空白刑法规范的方式规定行政犯。用法治国的罪刑法定主义衡量,空白刑法规范既符合罪刑法定主义的民主法治原则和法律专属性原则,同时也是罪刑法定主义之明确性原则的体现和运用,是与现代法治国思想及罪刑法定原则相一致的一种刑法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37.
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适用衔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实生活中,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竞合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竞合关系以使其相衔接呢?对此,在适用方法上应遵循合并适用的原则,具体适用时又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衔接;在适用程序上应遵循刑事优先的原则,具体适用时,也应视不同情况注意其程序中的不同衔接关系  相似文献   
38.
在多大范围内承认主观的违法要素是划分"极端的结果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以及"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等不同阵营的分水岭。在此问题上应基于"结果无价值论"以法益保护作为违法性本质的基本主张,从一般性的立场上否定主观的违法要素,以维持违法与有责为支柱构建的阶层犯罪论体系,并因此而反对"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全面肯定主观违法要素的做法;同时,鉴于实践中某些犯罪侵害或者威胁法益的后果没有显示之时,根据结果难以断定行为是否违法。基于"主观要素在增加法益侵害危险性上的意义"而承认少数特殊的主观违法要素,反对承认倾向犯中的内心倾向、表现犯中的内心表现为主观违法要素,从而形成以部分肯定说为内容的结果无价值论。  相似文献   
39.
刑法第20条第3款“行凶”一词的理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理解刑法第 2 0条第 3款中的“行凶” ,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均存极大争议。本文对这一问题加以了研讨 ,认为“行凶”是指无法判断为某种具体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的严重暴力侵害行为 ,它具有暴力性、手段的不限定性、程度的严重性 ,以及无法定具体罪名性等几个特征。文章指出 ,这样解释“行凶”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 ,并符合立法意图。  相似文献   
40.
正什么是大操大办、治理大操大办究竟治什么?从近些年来收到反映大操大办的信访举报件、查处的大操大办案件来看,干部群众反感的不是正常的酒席,真正反感的,一是滥办酒席,什么事都请管理和服务对象参加,借机敛财;二是到处请客,大摆宴席、奢侈浪费。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是中央三令五申严厉禁止的,也是当前大力查处和曝光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之一。重庆市涪陵区积极探索治理大操大办的有效措施和思路,持续坚持查处、曝光、问责,刹风肃纪。今年以来,该区立案查处6件6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2件2人),在9家市内外媒体点名曝光5件5人,问责领导干部4件4人,形成治理大操大办的强大震慑。涪陵区积极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