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发生了众多新变化。例如,被视为全球治理体系中心之一的美国,近年来开始热衷于“退群”。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在“退群”的同时,还积极组建“新群”——变相排斥中国的“群”。在这  相似文献   
22.
2021年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全面启动5周年.5年来,澜湄国家在澜湄合作框架下多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果,澜湄合作机制也成为区域内最具活力的国际制度之一.澜湄合作强劲的生命力及其赋予区域发展的巨大能量,与其制度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3.
在跨界水资源合作与国家间"水权力"矛盾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国际机构和部分国家开始重视"水外交",并将其视为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与下湄公河国家在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开发中的争端也急需通过"水外交"来解决。本文在对"水外交"研究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将"水外交"定义为"一国政府围绕(跨界与非跨界)水合作项目和‘软水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问题,通过技术和社会双层举措来进行解决的外交实施方式",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三个案例分析阐明中国与下湄公河国家跨界水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中国"水外交"实施不足的具体原因。本文认为中国应通过完善"水外交"体系,建立水资源合作利益共同体,借助"水资源综合管理"、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及实施积极有为的"水外交"对外策略,来应对湄公河跨界河流开发中的内外困境。  相似文献   
24.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 中国和缅甸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在一定时期里呈现出一 些特殊性。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 中缅两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主要是由特定的国际环境及两国各 自的发展战略考虑所决定的, 这些因素的变化将会给两国关系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5.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和缅甸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在一定时期里呈现出一些特殊性。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中缅两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主要是由特定的国际环境及两国各自的发展战略考虑所决定的,这些因素的变化将会给两国关系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6.
本文所指的湄公河国家是指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5国,有时又不太准确地被称为GMS国家①.本文在梳理中国和湄公河国家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的新特征和新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经济合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经济合作如何深入下去,政治、社会和环境等非经济因素制约作用日益明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7.
云南、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和广西作为我国毗邻东南亚的两个省区,与东盟国家长期保持密切的经贸关系,这种联系在各自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发战略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云南和广西形成了合作与竞争关系。对滇桂两省区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着很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云南、广西与东盟国家投资关系优势的基础上,梳理了两省区与东盟国家相互投资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8.
东盟经济合作的国际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光盛 《东南亚》2007,(1):7-14
一般认为,东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弱制度”(shallow institutions)或“软制度”(soft institutions)。本文对此并没有异议,也没有假设说东盟经济合作的前途就在于加强制度化。本文所要做的是说明以下问题:(1)国际制度的相关概念以及国际制度与地区主义的密切关联;(2)东盟经济合作所采取的制度的现状及特点。一、机制、制度与组织本文所说的机制、制度和组织都是国际层面上的,即国际机制(international regime)、国际制度(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和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①关于国际机制的最有影响力的定义来自史蒂…  相似文献   
29.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压在本已摇摇欲坠的美国股市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股市暴跌并波及全球。随后,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开始向全球扩散,有可能引起全球金融动荡乃至全面的经济衰退。此事引起了各国政府、学者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本文关注的是这场危机是否已经并将对东南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学术研究中新概念的涌现,一方面体现了这门研究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某种不成熟甚至失败。约瑟夫·奈在1968年时提出,地区主义的说法不过是一种“最新样色的国际时尚”。近些年来, “新地区主义”已成为这种时尚的最新版本。在地区主义的研究文献中,“新地区主义”这个概念的使用率相当高,以至于几乎造成了“新地区主义”俨然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的假象。本文认为,所谓“新地区主义”的概念还是值得怀疑的。为证明这一判断,本文将首先探索“新地区主义”概念的来源,然后在辨析地区主义与“新地区主义”关系的基础上,对所谓新旧地区主义的区别进行评析,认为它们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和明晰的区别,“新地区主义”还是一个有待检验的概念。此外,本文还特别结合国内近年来地区主义研究的部分成果,特别是针对专门涉及“新地区主义”的研究尝试提出几点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