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吴楠 《法制与社会》2013,(11):183-185
律师通过博客掀起刑事案件曝光高潮的同时,对律师博客现象进行法律解读极为必要。刑事辩护律师在博客上"播报"案件,发表评论,并与民众进行网络互动,甚至形成整个行业律师间的"抱团取暖"之势。律师博客现象作为博客时代的正常现象,是刑事辩护律师的自救之举,也是律师对民众参与司法诉求的回应,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双重属性。解决律师博客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必须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寻找平衡。  相似文献   
52.
"四个伟大"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应用和理论创新。从实践客体向度来看,"四个伟大"根植于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从实践主体向度来看,"四个伟大"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统一;从实践价值向度来看,"四个伟大"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与"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的统一。  相似文献   
53.
在今年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上,最高法院对荣获“全国优秀法院”“全国优秀法官”和“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  相似文献   
54.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不是单向度的线性推进,而是在三个相互连接层面上的有序布展。具体表现为:以异化劳动为尺度的现代性伦理批判;以分工为基础的现代性实证批判;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本质批判。  相似文献   
55.
1998年,我国森林法修订,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概念。但是,经过多年发展,相关法律制度一直没有建立起来,立法位阶低、概念不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不清晰、规定难落实等问题,阻碍了实践工作的推进。法律是制度的基础,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必须首先研究相关法律机制,通过完备体系、细化内容、妥善协调相关利益等途径,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治化。  相似文献   
56.
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流动人口犯罪现象也已不容小觑。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主要有政策和制度导致的社会地位的差别、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弱势人群的诉求难以表达、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劳资纠纷引发的矛盾等等。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对农村服务业的加强来减少城市流动人口,同时加强具有我国特色的农村保障体系,改变既往的人口管理制度来减缓矛盾,改善流动人口诉求表达渠道等对策,会使流动人口犯罪现象得到一定遏制。  相似文献   
57.
我国烟草专卖早已通过相关法律制度化了,然而与烟草相关的犯罪活动却屡禁不止。审视其现状,固然与烟草走私暴利有关,但我们不能忽视的另方面是我国烟草相关立法的不足与弊端。本文在此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8.
吴楠 《法制与社会》2013,(25):217-218
流动人口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问题,已经日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颁布,对社区矫正的实施确定了以居住地为主的管辖权原则。然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够明确,在实践过程中,有关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的管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流动人口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9.
吴楠 《前沿》2010,(23):61-65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已经站在哲学革命的基础之上对人与社会进行全面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从人的物质生产、人的个性、个人生活的偶然性及人的自主活动等方面规定人的本质;从社会的生产、社会历史发展的四因素、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市民社会的划分等方面来规定社会的本质;具体分析现代私有制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对立和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0.
吴楠  米一 《浙江人大》2011,(8):32-34
近日,受印度网站"我行贿了"的启发,国内出现多家"晒"行贿记录的网站,并在短短几天内取得数百万访问量。惩处贪腐原本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何以吸引民间力量的热情参与?此类网站的出现,能否为反腐工作打上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