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被形象地称为"自行车王国"。当前的研究大多揭示了自行车盗窃被害的社会和法律方面因素。从生活方式暴露理论和日常活动理论视角来看,当前的研究从家庭层面及社区层面反映了影响当代中国自行车盗窃被害风险的一系列重要变量,包括被害目标吸引力,被害人的防御力,暴露于犯罪的风险。从天津搜集到的数据表明,住房类型、成年家庭成员数量、社区贫困程度以及社区违法犯罪情况都与当代中国城市自行车被盗风险存在着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该书封底《内容简介》:本书以案件社会学理论为参照,在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双重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定罪量刑社会学模式理论。定罪量刑社会学模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由于现行刑事立法赋予法官享有一定的定罪量刑自由裁量权,刑事法治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法官自由裁量权受诸多案件社会结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3.
她是陈独秀的外孙女,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历经坎坷五次申请入党,终在晚年了却夙愿1998年7月1日,66岁的河南沁阳师范学校离休干部吴孟华,终于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实现了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2005年七一前夕,作为我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外孙女,年已七旬却只有几年党龄的吴孟华在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心中依然只有一个念头:这一生的选择没有错!特殊的家庭背景吴孟华,1932年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奶奶是陈独秀的亲姐姐。按当地习俗,她叫陈独秀老舅爷。20世纪初,陈独秀早期的革命思想不仅影响了大批志士仁人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洪…  相似文献   
84.
沉默原则上并不构成意思表示。作为例外情形,当事人得约定沉默具有特定含义。同时,制定法中也存在若干将沉默拟制为意思表示的规定。此外,在具体情形中,根据商事习惯或诚实信用原则,沉默同样有可能被视为意思表示。当作为意思表示的沉默出现错误时,能否以及如何适用有关意思表示撤销的规定,则因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国际法律交易中,就沉默情形的判断而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欧盟《罗马条例I》值得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5.
公司契约论在IPO阶段体现得最为清晰。如果契约论有效,IPO时披露的公司章程中 就应当包括大量的个性与定制化条款,但现实恰恰相反。IPO章程中并未包含反收购措施、对交错董事会的实证研究也无法达成一致,反收购措施只是专属投资关系的有效补充。IPO章程并不像公司契约论设想的那样是治理创新和个性化定制的载体。对公司法供给方面的州际竞争研究中,尽管大型企业通常在特拉华州注册,但如果其总部设在较小的州,那么其更倾向于在该州注册。公司在较小州注 册时,更期待对该州公司法未来的变化施加影响。上述两种解释都得不到公司契约论的支持。1980 年至2000年中期阶段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司上市后管理层并未发起提升公司价值的治理变革,管理层维持了被认为将降低公司价值的交错董事会制度。2000年中期以后,公司治理环境出现了两大重要 变化。其一,大量公司取消交错董事会,董事会独立性增强。其二,多数投票制度作为一项创新制度被广泛运用。虽然这两大变化可被视为降低代理成本进而提升企业价值的治理措施,但是契约论无法解释上述变化为何出现在当下,而非之前的阶段。  相似文献   
86.
判断是否成立过失犯,在确定有无预见可能性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结果避免义务的主体及其内容。尤其是存在过失的竞合的场合,具体应由哪些主体承担义务,以及作为刑法上的义务,义务主体具体应采取何种程度的结果避免措施,都需要针对具体案情进行具体探讨。在此情形下,由于数名义务主体未必成立过失共同正犯,要以过失犯的单独犯论处,就可能会对其科以重叠性的作为义务,为此还需要提出这种义务的正当化根据。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批判性的视角概述了德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采纳或者说是关于证据禁止的问题。证据禁止区分为非自主性证据使用禁止和自主性证据使用禁止。非自主性证据使用禁止可能是由于公诉中初步侦查时的取证错误导致的。就是否适用非自主性证据使用禁止这一问题,德国司法官会从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例如,犯罪的严重性或者是取证错误的严重性。自主性证据使用禁止是由于侵犯了个人隐私。例如,私人日记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88.
日本反垄断法实施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日本在反垄断领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上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在立法上,2013 年日本对反垄断法进行了修订,令人意外地废除了自1948年开始施行的公正交易委员会的审判制度,在反垄断法适用上扩大了法院的职责。在司法实践上,日本最高法院对NTT 东日本公司私人垄断案的判决,东京高等法院对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案件的判决,最高法院对非法限制交易的多摩串通(新井组)案的判决以及东京高院对日本7-11 连锁加盟店(特许经营)因7-11 总部妨碍其将当天食品降价销售而索要损害赔偿案件的判决等几个案件中,最高法院使用了“偏离正常竞争手段范围的主观性”的裁判标准以认定公平自由竞争或反竞争的垄断,引起争议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89.
大量的民意测试和调查研究似乎都表明,占很大比例的加拿大民众都希望予以犯罪以更加严厉的处罚。然而,尽管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理论来解释这种惩办主义的社会心态,但是对于犯罪的情感因素这一点却一直遭到忽视。而本文则通过运用采集于加拿大民众的数据来论证这样一个假设,即在因为犯罪而遭到的牺牲、经济上的不安全性、犯罪构成的内在属性论以及其他可变因素可控的情况下,对犯罪的恐惧和强烈的愤怒的情感因素是倾向于惩办主义心态的主要成因。同时,本文还将检验因为犯罪而遭到的牺牲、经济上的不安全性、犯罪构成的内在属性论对惩办主义的产生所具有的可能的间接作用是否是基于其对恐惧和愤怒的影响。本文多次反复论证的结果将说明情感因素、尤其是愤怒对于惩办主义心态的形成的影响。而尽管因为犯罪而遭到的牺牲和经济上的不安全性对惩办主义所具有的间接影响并未明显地通过愤怒或者恐惧表现出来,但是犯罪构成的内在属性论的上述间接作用中却有14%是通过愤怒实现的。  相似文献   
90.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11章专门规定了刑事责任免除制度,但并未穷尽免除刑事责任制度的规范,其中没有涵盖因对未成年人适用教育感化措施而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形。免除刑事责任的制度主要包括:因积极悔过而免除刑事责任、经济领域犯罪免除刑事责任的相关案例、因与被害人和解而免除刑事责任。分析上述刑事责任免除制度的适用条件与根据,揭示立法技术上存在的缺陷以及法律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