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1.
本文介绍福田与安倍在外交理念上的不同,论述了"新福田主义"的主要特征,尤其着重分析了它在重视亚洲方面所表现出的"心心相印"、"与时俱进"和"东亚共同体"三个内容。最后,本文在分析"新福田主义"对华政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的中日关系"和"亚非和谐曲线"两个概念,对中日双方如何抓住机遇从世界视角扩大共同利益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聚焦中日间关于台湾问题的“1972年承诺”,对中日两国围绕台湾问题存在分歧的症结及解决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日本一直不肯直接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并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制造摩擦(如邀请台湾政治敏感人物访日),除了因为他们有些人无意认真遵守《开罗宣言》的规定之外,还因为他们不得不受美国台湾政策的影响以及他们固有的对台湾的战略思考所致。中日间关于台湾地位问题的“1972年承诺”就是鉴于日方这种法律、政治和战略考量,在中美日三国合作的背景下妥协的产物。笔者认为,随着中美日“三角关系”的趋于形成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建立,必将为中日间关于台湾问题的合理解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来,日本的小泽一郎与韩国的卢武铉两人是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比较的,但是,最近,由于两人的秘书和家属分别受贿而导致两人一个辞职一个自杀,引起风波,让我们对这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件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产生了兴趣。本文旨在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比较日韩两国以东方传统为背景的权威主义发展模式的特点和弊端,提出东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目的是抛砖引玉,唤起人们的进一步注意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日俄关系在日本的周边外交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日本试图通过调整对俄政策彰显外交的自主性,改善周边外交状况,推出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首先,日本建议绕开领土问题,扩大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彻底改善,也为最终解决领土问题奠定基础。其次,提出日俄在争议领土从事"共同经济活动"的建议,旨在与俄罗斯在争议领土进行"共同"开发,获得俄罗斯默认日本对争议领土具有主权权利,以便打开日俄关系的大门。第三,日本试图通过调整对俄政策改善周边关系,维护日本在周边外交中的有利地位。但是,日本的对俄政策依然受到内外因素限制,俄罗斯不会轻易在领土问题上让步,日本国内舆论也不可能支持政府在领土问题上让步,日俄之间也不可能在领土问题上达成共识,日俄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很难脱离政治环境而有所扩大,特别是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日俄合作具有局限性,日本的周边外交仍然陷于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5.
日本防卫政策的调整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通过防卫计划大纲的修改概括分析了日本新防卫政策调整的五个特点,即重点防范对象由俄罗斯转向中国,防卫理念由静态转向动态,军事部署的重心由北方转向南方,安保合作方式由双边转向多边,武器输出限制由严格转向宽松。然后,对这种调整的背景进行分析,认为防卫政策的调整是日本防卫力渐增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具体反映,是日本配合美国亚洲战略调整的重要步骤。最后,对这次调整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该调整是对日本战后一直奉行的低调防卫政策的又一次突破,并使东亚合作的进程蒙上了阴影,特别是给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增添了新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廉德瑰 《当代世界》2008,(10):15-17
2008年9月1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突然辞职。日本自民党经过一番党内竞选,2008年9月22日,麻生太郎毫无悬念地成为了自民党第23代总裁,并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日本战后第30位首相。随着自民党总裁选举的顺利完成和政权的合法交接,日本的选举政治也必然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就自民党来说,它是怎样完成权力的转移,这个转移对日本政局又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7.
在政客的权力盘算中,外交往往有服从国内政治需要的倾向。对这些政客来说,权力的取得与维持,事实上经常高于国家利益。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了这一点,最近日本与邻国发生的领土争端则又一次证明了这个规律。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中,日本政客为了应对国内政治中权力争夺的需要不惜挑起与邻国的争端,从中捞取政治好处。  相似文献   
18.
日美关系并不和谐。从同盟的悖论角度看,日美关系表现了复杂性的特征。具体包括在安全保障领域的相互依赖,经济贸易领域的相互竞争和战略选择领域的相互猜疑。相互依赖包括两国互相需要和互相配合,日本需要美国保护,美国需要日本分担防卫责任。相互竞争主要源于两国经济缺乏互补,因此摩擦是结构性的,TPP之争是两国战后经济摩擦的继续。互相猜疑主要表现在战略选择方面,旧金山媾和之后,美国虽然结束了对日本的直接占领,但是一直使用着冲绳等军事基地,日本受到了控制。日本的民族主义者一直想摆脱美国寻求自主外交。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两国关系经过风风雨雨,克服了诸多困难,超越了许多障碍,确实来之不易。然而,就在这不惑之年,两国友好人士都在准备纪念活动之际,却不时听到一些不和谐之音,这种声音又往往来自个别以政治为职业者。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作为鸠山外交理论基础的"友爱"思想,其中包括他的人本主义、"自立与共生"和区域一体化思想;然后,从"脱美入亚"的角度.通过对鸠山主张"对等"的日美关系、重视与亚洲国家关系和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分析,对他"友爱外交"的特点进行了论述;最后对鸠山"友爱外交"进行了评价,即,指出了它短期视野的局限性和长期视野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