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再认识、再思考。我们在此选编了几篇文章,希望对深化这一问题的讨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2.
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经验。与之相比,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处理党群关系方面有一些深刻的教训,国外多党竞选制下一些政党在处理党与公众、选民的关系方面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广泛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对我们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无论革命还是建设时期,能否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方位,对于党和人民正确判断历史方向,坚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胜信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党的历史方位。笔者将着重从党如何从挫折走向成熟的角度探讨党在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张传鹤 《理论学刊》2005,(12):58-60
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实现两性和谐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妇女在就业中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造成女性在劳动力市场遭受性别歧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传统性别偏见的作用;二是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要求;三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在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方面工作力度不够;四是部分女性综合职业素质偏低。要有效消除各种性别歧视现象,就必须大力批判陈腐的性别观念,宣传先进的性别观念和维护平等就业权的意义;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创新对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救济保障途径;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要加大工作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妇女的综合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55.
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应具有战略的高度。这个战略应基于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的考虑。对内,要使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培养、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人的精神食粮,成为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衡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判断标准。对外,要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世界上正义的进步力量所认同,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话语权和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软实力因素。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有一种纵向的历史继承的意识,有历史的厚度,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时,必须善于从社会主义的文化传统和启蒙运动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中汲取思想养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应具有视野的宽度,当代国外各社会主义流派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合理因素,都可以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56.
实施再就业工程,安排下岗职工重新就业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学术界不断有人为再就业工程出谋划策。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切实可行的办法,但也有一些经不起推敲的主张,“降低妇女就业参与率”的主张就是其中的一例。所谓“降低妇女就业参与率”不外乎两个基本途径:一是...  相似文献   
57.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对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上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但近些年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全盘肯定民主社会主义,把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看成是普世性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我们逐步克服了“左”的思想束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因而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必然发生一些变化。过去全盘否定民主社会主义,固然有失偏颇,但今天有些人又全盘肯定民主社会主义,显然也是欠妥当的。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全面分析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合理因素及其缺陷。  相似文献   
58.
消除社会不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张传鹤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会凭空产生,它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离开体现社会公平原则的社会经济、政治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