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9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日笔者登舟跨海,来到长山列岛参加上级在这里召开的经常性思想工作现场会。听了某团六连指导员分层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带领连队荣立集体三等功的事迹,感到很受启迪。下面摘出王指导员做思想工作二三事,以飨读者。战士刘文亭入伍来到渤海深处的竹山岛上,意想不到的环境,使他的理想受到打击,此后不思进取,渐渐地成了后进战士。  相似文献   
22.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加快实施大力发展石油多种经营的战略方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导向。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石油多种经营的高速度、跳跃式发展,依赖于深层次的改革,而深化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讲又取决于理论上的  相似文献   
23.
"东盟方式":现实与神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东盟方式"的赞誉和批评都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因此"东盟方式"也有其一定的现实性与神话性.前东盟秘书长舒云路所强调的法制以及著名学者阿查亚的"本土化"概念都为观察东南亚地区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新视角,作者主张使用历史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和评价"东盟方式".  相似文献   
24.
广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广东与东盟经济合作入手,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广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四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5.
26.
广东—东盟贸易:成就、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凭借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条件,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一直是中国-东盟贸易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出台以来,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其他省份的主观努力、广东外贸的自我定位等因素,近年来广东-东盟贸易在整个中国-东盟贸易中的相对地位持续衰落.为此,作者提出了广东应具有东盟战略意识,发挥传统优势,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机以及注重"走出去"等政策建议,期盼广东-东盟贸易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27.
从1994年开始,石家庄市正式启动“三德”建设工程,六年来,坚持不懈,深入开展,使市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促进了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建立“三德”教育体系,使公民学得会、做得来。“三德”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始终把规范和完善“三德”教育的内容,建立一整套“三德”教育体系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先后出台了《市民文明公约》、《市民道德规范》、《市民行为规范》等一系列道德建设规范,同时指导全市各系统、各行业制定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规范措施,初步形成了具有石家庄特色的道德规范体系。我们…  相似文献   
28.
1944年中国正面抗日战场的溃败造成美国太平洋战略的调整和中美关系的恶化,由此大大限制了蒋介石对苏联在未来中国的重要影响的应有认识和与之进行适当外交,导致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秘密协定》的产生。之后,中国的外交重点依然锁定美国,极力“邀请”美国政府介入中苏关系并影响未来的中苏谈判。然而,出于对苏联追求东亚利益的实力与决心、对苏联参加太平洋战争的需要以及对自身缺乏足够抗衡苏联手段和资源等方面的权衡,美国政府没有接受中国的外交“邀请”,反而协同苏联政府迫使中国直接派团前往莫斯科完成中苏谈判。但中国政府的外交并非没有对美国产生影响,实际上,部分由于中国持续“邀美抗苏”的努力,最终促成了紧随其后在中苏谈判以及未来东北等问题上美国政府公开出面支持中国反对苏联,成为中国内战和东亚冷战爆发的一个起源。  相似文献   
29.
本文是对2009年新加坡国内形势的简单回顾,主要分为经济与贸易、政府与政治以及外交与国际关系三大部分,最后对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以及2009年国内出现的新加坡研究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0.
张振江 《实践》2014,(1):30-30
<正>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是鄂尔多斯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企业之一。近年来,集团在市委确定的"人才鄂尔多斯"战略的指引下,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在纳林河工业园区建立"煤化工、盐碱化工循环经济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努力打造一个不排污、不排渣和少排碳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创新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博源"煤化工、盐碱化工循环经济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位于乌审旗纳林河工业园区。伴随着鄂尔多斯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铿锵足音,凭借企业雄厚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本着"布局集中、产业集群、链条互动,环保节能"的原则,集团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产业循环发展路径,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依托产业链整合资源、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其主要创新理念是:将煤化工、氯碱、纯碱等产业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