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蜂胶佐剂和油佐剂灭活苗的免疫效果比较试验程相朝张春杰郑祥海(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71003)张许科(洛阳市兽医站)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蜂胶佐剂苗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新型佐剂疫苗,为进一步探讨其免疫效果,本试验对IBD蜂胶佐剂和...  相似文献   
12.
从当地传染性支气管炎典型发病鸡群中分离出1株该病毒野毒株,经鸡胚接种、血凝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对该毒株鉴定后制成灭活油乳剂疫苗,通过实验室检验及多年的田间试验,证明该疫苗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保护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争取资方对党建工作的认知和支持,占大连市外企总数40%的金州新区通过创建“三进入双互信”工作机制,以务实合作的“民间外交”活动,深化与资方沟通融合。目前,已建党组织企业不仅100%实现了“四有一公开”(有党组织牌匾标识、党建阵地、活动时间、宣传报栏,党员公开佩戴党徽),各项活动经常化、公开化,而且吸引了许多资方人员有限地参加到党群组织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了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增强剂配合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雏鸡后外周血清ANAE+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MD疫苗免疫增强剂不但可促进外周血液ANAE+T淋巴细胞总数的增多,而且对免疫早期T淋巴细胞的迅速增殖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多都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 ,从鸡新城疫I系疫苗接种的洛阳土种鸡胚脾提取的RNA中扩增到干扰素 γ(IFN γ)基因cDNA。结果表明 ,以 1∶5 0或 1∶10 0稀释度接种后第 4 8h提取的mRNA扩增效果最佳。序列测定显示 ,所克隆的洛阳土种鸡IFN γ基因cDNA与所报道的鸡IFN γ基因cDNA同源性为 99.7% ,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10 0 % ,说明鸡IFN γ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TatD基因缺失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对缺失菌株LM10403sΔTatD的生化特性、生长特性、生物被膜、环境适应性、黏附、侵袭、增殖、耐药性、溶血特性和毒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LM10403sΔTatD与亲本菌株LM10403s的生化特性和生长特性均无明显差异。LM10403sΔTatD保留了LM10403s对温度、H2O2和EtOH的适应性,并且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黏附、侵袭和增殖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与LM10403s相比,LM10403sΔTatD对高温(54℃)、酸性和苯扎溴铵的耐受性以及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和胞外分泌蛋白的溶血特性均有所降低,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有所提升。LM10403sΔTatD腹腔注射感染6周龄小鼠的LD50为2.58×106CFU,毒力稍低于LM10403s。上述结果表明,TatD基因缺失对单增李斯特菌LM10403s的生物学特性整体无明显影响,部分环境适应性和溶血特性有所降低,而生物被膜形成有所增加,为进一步探究TatD在单增李...  相似文献   
17.
从健康仔猪体内分离到1株乳酸菌,利用微生物系统分析仪以及16S r RNA基因测序比对,确定该分离株为屎肠球菌(E.faecium),遂将其命名为LY001。并进一步对其抗逆性、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抑菌性能以及对小鼠的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该菌株在大约6 h以后生长达到稳定期,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它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喹诺酮类表现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以及四环素类表现耐药;它具有一定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其培养上清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该菌对小鼠不具有致病性。以上结果表明,该分离株有潜力作为优良益生菌制剂的菌株。  相似文献   
18.
应用PCR技术从鸡输卵管组织基因组中扩增出了 1.0 0kb的鸡卵清蛋白基因 5′端调控区序列。序列分析表明 ,该区域含有TATA框及激素识别位点 ,具备输卵管定位表达的调控能力。为外源基因在鸡输卵管中的定位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株Δcrp基因缺失突变株,并初步观察ΔcrpC79-13缺失菌株作为活疫苗对雏鸡的免疫活性,将含缺失320bp crp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crp与C79-13进行接合转移,两步法筛选出无抗性标记的ΔcrpC79-13缺失菌株;通过半数致死量测定其毒力;给4日龄雏鸡口服免疫缺失菌株,在不同时间点根据胸腺、法氏囊、脾等免疫器官发育和平均日增重、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Griess法NO测定及血清IgG动态观察免疫水平。结果显示ΔcrpC79-13的毒力较C79-13降低约99.6%(LD50>5.0×109CFU);雏鸡接种ΔcrpC79-13(1.0×109 CFU/只)后不影响雏鸡生长,第14~21天体内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达到最高。表明成功构建了减毒鸡白痢沙门氏菌ΔcrpC79-13株,其毒力显著降低,免疫雏鸡安全,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20.
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新近分离株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河南省鸡源沙门氏菌新近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制提供资料,利用K-B法检测了98株鸡源沙门氏菌对22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了13种常见耐药基因在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红霉素、青霉素、阿齐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在60%~100%之间。三重以上耐药的菌株高达96.94%,七重以上耐药的菌株为56.12%,耐药最多的菌株可耐受18种抗生素。从13种常见耐药基因中扩增到3种四环素类、2种氨基糖苷类、2种β-内酰胺类、1种氯霉素类和3种磺胺类耐药基因。研究表明,沙门氏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耐药菌株中,但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无绝对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