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它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其影响力的基础上,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能力建设、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和金融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简论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群 《公安研究》2010,(2):38-44
公安机关构建严密的治安打防控体系是维护动态开放环境下治安稳定的必由之路。构建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必须正确处理打、防、控三者之间的关系,以高密度、高质量的巡逻促快速反应,着力提高社会面动态打击、防控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专业化,真正做到信息导侦、导防、导控,以完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为抓手,使科技在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并要切实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做好群防群治工作,树立正确的政绩评估导向,推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东南亚仍有不少国家公开划设防空识别区(ADIZ),其现行规则颇具特点,不仅反映出对美国等较早划设防空识别区之国规则的继承和发展,还包括一些本地区独有的特色条款。在覆盖范围上,东南亚的所有防空识别区皆延伸至本国领空之外,甚至有覆盖他国领空者,但大体均位于本国飞行情报区(FIR)之内,与他国飞行情报区少有重合。在适用对象和适用穿越情况方面,东南亚国家的防空识别区规则并未提及适用外国军机,亦未明确排除适用“仅穿越”而无意进入领空的航空器。东南亚国家防空识别区的实践呈多样化,除了以“飞行计划”和“位置报告”为主的防空识别区程序要求外,部分国家防空识别区规则的“空防许可”(ADC)或“拦截花销”规定在其他地区实践中甚为少见。作为南海沿岸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若扩展防空识别区,则难免牵涉到南沙争议岛礁和相关水域。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体制、信息社会、多元文化、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发展呈现多样化,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性、多重性、矛盾性与从众性特点.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保证多样化发展,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坚持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坚持"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坚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15.
2013年7月22日,《国际问题研究》杂志举办主题为"中国周边环境变化与外交新思路"第一期"国研沙龙",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应邀出席演讲。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2月25日,本刊编辑部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举办了题为"亚信会议与中国周边外交"的研讨会,来自外交部的资深外交官、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与会。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亚信与地区合作机制建设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以下简称"亚信")系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1992年10月的第47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倡议成立,  相似文献   
17.
执政党执政就是要创造条件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益。执政党执政是有成本的。如果一个政权维持它的运作总是要比别的政权多花费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物力、财力、精力等,那么,实施的效果暂且不论,至少这种运作在成本上是难以为继的,如果入不敷出,就会导致执政破产。所谓执政效益,是指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运用执政资源所达成的执政成果和效率。执政资源是执政过程中可供投入的部分,执政成果是执政过程中的产出部分,是执政党表现出来的执政业绩,构成了执政收益。执政效率即是执政成本与执政收益的比率。执政党执政可以看作是一个“成本…  相似文献   
18.
曹群 《美国研究》2023,(2):54-73+6
自1950年划设防空识别区以来,美国防空识别区制度多有调整,不少条款都曾历经重大修改。美国防空识别区范围虽有变化,但对本国陆地、领海及领海之外大面积区域一直皆有覆盖,且迄今仍覆盖他国无争议领空。美国防空识别区规则起初曾在是否适用所有航空器的问题上表述模糊,但1961~2003年一直明确仅适用民用航空器,2004年后再度模糊化为“所有航空器”,而相关实践和法律文件显示其并不适用外国军机。美国防空识别区规则从1961年修订起对“适用”情况严苛化,整体上已明确排除“仅穿越”情况的适用,并将“通过防空识别区”与“飞入、飞离或飞经美国”相联系的限定条件延续至今。美国防空识别区制度与其对“航行自由”的国际法解读相一致,即凭借其强大军力,主要是以“排除法”辨识“真正威胁”,力图在他国与本国领空之外实现“攻守兼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