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本实验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制备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排泄分泌(ES)抗原,将其与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后免疫绵羊2次,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每只试验绵羊攻击1000枚虫卵,攻击后7个月剖杀试验羊观察肝肺包囊寄生情况。结果表明六钩蚴ES抗原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诱导的免疫保护力(减囊率)达96.04%;混合抗原为93.39%,囊液抗原为76.21%,囊壁抗原为30.62%。免疫后试验羊的抗体滴度与免疫保护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2.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iotin—Avidin System BAS)是近年来建立的一种新型生物放大系统,它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度的稳定性。适用于微量抗体和抗原的检测。本文采用生物素—亲和素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相结合的免疫放大作用,将ABC—ELISA技术引入猪旋毛虫病检测,对57头实验感染旋毛虫病猪血清特异抗体及抗体出现的时间进行了检测,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3.
本文应用SDS-PAGE及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EITB)技术对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SDS-PAGE可显示15条多肽带。感染旋毛虫猪血清可特异性地识别6种多肽抗原。本项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分离旋毛虫功能性抗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我们继7种抗蠕虫药物对实验感染大白鼠旋毛虫肌幼虫杀虫效力试验后,用筛选出的丙硫咪唑、丙氧咪唑、氧硫咪唑、甲苯咪唑等四种抗旋毛虫作用较好的药物,前后四批用43头猪,以不同给药方法,进行了对实验感染猪旋毛虫肌幼虫的杀虫效力试验,同时观察了几种药物的毒性反应。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动物和人工感染 试验猪系从甘肃临洮县集市购买的长白和苏白杂种猪,体重5~10公斤,公母兼有。经一段时间饲养观察后,用采自疫区的旋毛虫病猪肉经大白鼠传  相似文献   
45.
为分析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虫株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氧化酶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并重构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的种系发育关系,以cytb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大陆11个流行地区日本血吸虫虫株进行了扩增、测序.用Clustal X 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然后用Paup 4.0程序的MP法和NJ法及PUZZLE 4.1程序的ML法重构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的种系发育关系;同时利用DNAS-tar 5.0中的Megalign程序进行相似性、碱基组成、转换、颠换分析.结果显示,对11个流行区的日本血吸虫PCR扩增后获得419 bp cytb部分序列,检测到7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1.67%.种系发育关系分析发现,依据cytb基因可有效地区分我国日本血吸虫山区和湖区两种流行类型,显示种内遗传变异特点,并可将日本血吸虫与分体科的其他吸虫鉴别开来.因此,日本血吸虫cytb基因适合作为日本血吸虫分离株种系发育的遗传标记,也可以作为一种鉴别基因用于分体科吸虫的PCR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6.
以分离自广州动物园棕蓑猫体内的蛔虫为研究对象,用保守引物NC5和NC2对核糖体DNA(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1、ITS-2及5.8S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后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Easy载体,重组质粒通过菌液PCR鉴定后,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旨在鉴定棕蓑猫蛔虫的种类。结果显示,目的片段ITS总长为907bp,2个不同样品之间的ITS序列没有差异,与狮弓蛔虫、猫弓首蛔虫和犬弓首蛔虫的ITS-1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9%、71.3%和73.2%;5.8S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100%、95.5%和96.8%;ITS-2序列与GenBank中的狮弓蛔虫序列的相似性为94.3%,与猫弓首蛔虫、犬弓首蛔虫序列的相似性均小于60%。结果表明,此次分离的棕蓑猫蛔虫属于狮弓蛔虫。  相似文献   
47.
48.
将猫的心、脑、舌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消化处理后接种小白鼠,经连续传代分离弓形虫虫株,用特异PCR方法对所分离的虫株进行了鉴定。分别从24只猫的样品中分离出8株弓形虫虫株,用弓形虫种特异的PCR方法对8个虫株进行鉴定,均得到弓形虫的特异条带;测序证明所扩增出的DNA片段确为弓形虫的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部分序列。研究结果表明,将动物组织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消化处理后接种小白鼠是一种分离弓形虫虫株较为理想的方法,特异PCR方法能准确、快速地鉴定弓形虫虫株。  相似文献   
49.
在河南省某县一个猪旋毛虫病高发流行区进行了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及灭活新生幼虫疫苗的区域试验。免疫前用镜检法抽检某自然村商品猪21头,查出有虫猪4头,感染率达19.05%。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每头猪腹腔注射免疫0.5mg,间隔10天作2次免疫;新生幼虫疫苗每头猪腹腔注射10万条,同样间隔10天作2次免疫。两种疫苗分别免疫猪86及44头。免疫后4~7个月内剖杀抽检免疫效果。共抽检未免疫自然感染对照猪49头,查出有虫猪12头,感染率达24.49%;抽检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免疫猪33头,查出有虫猪2头,占6.06%,保护率达75.26%;抽检灭活新生幼虫疫苗免疫猪17头,查出有虫猪1头,占5.88%,保护率达75.99%。区域试验表明两种疫苗均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动物: (1)小白鼠:实验用昆明小白鼠购自本所健康动物饲养场的封闭群。 (2)大白鼠:实验用Wistar系大白鼠购自兰州医学院动物研究室,体重180~250g,雌雄均有。 2.旋毛虫虫种:实验用旋毛虫虫种为本实验室用大白鼠传代保存的河南邓县猪源旋毛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