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专栏导语     
<正>中国政府提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就是希望重大政策决策机制朝着更加开放、更加理性、更加民主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公共行政体系的改革过程中,中国政策过程问题已成为当代公共行政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就是探讨和总结中国政策过程中的特点、模式和规律,更好地为中国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组织反过来在中国政策变迁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辨析超国家组织的"超国家性"和国际组织的"国际性",提出了国际组织在跨国政策转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在实证上,文章研究了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中国小额信贷政策制定中的作用。UNDP在最近十多年间有策略地向中国政府推介小额信贷扶贫政策的过程中扮演着信息传播者、政策试验室和政策顾问三方面角色。另外,国际组织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转移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主权和政策价值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治理体系呈现出中央统筹规划、地方因地制宜相结合的特征,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民生保障的相互协调。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解释中国的脱贫奇迹以及相应的治理机制,无论在哪种机制下,地方官员在治理实践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论文将中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实证研究背景,通过分析2012—2018年1948个县级行政单位的1733位县委书记的履历和辖区社会经济匹配数据,考察地方官员更替如何塑造中国贫困治理绩效。论文进一步探究区域经济、官僚政治情境与官员更替的交互效应,并考察官员更替对县级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验证了地方官员影响贫困治理政策连续性的逻辑。研究发现:(1)县级官员更替引发扶贫政策不连续,对辖区贫困治理带来负面影响,长期频繁的官员更替则会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2)官员更替的影响在距离中心城市近、农业经济比重高的县更为明显。继任官员由外省调入时会放大该负面效应,由本县提拔时该负面效应不再显著;离任官员落马会放大该负面效应,获得提拔时该负面效应不再显著。(3)地方财政是官员更替影响治理绩效的作用渠道。研究为理解扶贫等社会政策领域地方治理绩效的来源拓展了新的理论思路,为优化官...  相似文献   
14.
朱旭峰 《唯实》2015,(1):59-60
"环境医院",顾名思义,就是为环境看病。即在一个协同机制下,从污染源的分析诊断、治污方案设计到环保设备、除污药剂提供形成一条龙服务,将企业、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诸要素有机整合,构建一个一站式、全流程的环境综合服务平台,为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改善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一、"环境医院"诞生的背景与架构环保产业竞争激烈。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常规的产业模式、传统的行业规则、市场的运行方式越来越不适应要求,这就要求环  相似文献   
15.
朱旭峰 《世纪桥》2015,(4):48-49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属于无锡高新区"一区两园"中的"一园",是当时唯一设在县级市的国家高新区,也是唯一以环保产业特色命名的高新区,作为科技部和环保部共同管理与支持单位,列入《中国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业已成为当前中国电子政务研究的重点方向。在理论上,本研究首先将中国电子政务的所有服务分为三大类:"电子学习""电子行政"和"电子参与",然后对用户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等个人特征与其信息行为偏好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设;在实证上,于2006年进行了针对天津市城市居民政府网站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对中国电子政务的用户特征及其信息行为偏好之间一系列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用户对政府网站服务功能的选择性使用所呈现的差异,是由用户身份特征的差异性和政府网站建设的局限性两个方面决定的。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政府网站的使用率、减少网络用户为获得政府信息和服务所需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提高登录政府网站用户的满意度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特别是近几年来,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和内涵为传统的文件检验技术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文件检验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文件检验工作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形势将日趋严峻,承担的打击犯罪的任务将愈加艰巨。而另一方面,现实工作中又存在着诸多制约或阻碍文件检验工作发展的问题。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本文结合近年来在基层文检工作实践,分析查找了当前制约文件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政策过程理论研究在讨论专家咨询问题时,关注的往往是咨询过程的知识提供方,对决策者一方在专家咨询中的作用的讨论相对较少。本研究聚焦于决策者能力在专家咨询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天津市政府344位局处级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论文发现当面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问题时,决策者的知识运用能力、专家交往能力和业务或管理能力对他们选择专家进行决策咨询的行为具有显著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真签名伪造文书的识别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人认为,签名真伪决定了文书真伪。司法鉴定实际工作中,事实上签名真伪与文书真伪并不是等同关系。利用真签名伪造文书有许多方法。由于签名真是书写人的笔迹,因此在利用真签名伪造文书的实际鉴定中,鉴定人往往忽视系统检验,从而作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鉴定结论。在检验中,应充分根据利用真签名伪造文书不同方法出现的不同特点,综合运用案情分析法、细节特征比较法、图像软件分析法、仪器检验法、系统检验法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还应注意受理案件时的材料是否为原件;案件情况中双方当事人矛盾的焦点;签名是真签名还是摹仿签名。  相似文献   
20.
朱旭峰 《唯实》2016,(4):61-62
经济新常态下,对环保产业要有新的认识。宜兴环科园作为以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正在积极探索环保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以六次产业理论为指导,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一批有爆发力的环保企业、有竞争力的环保产品和高附加值的品牌,全力构建环保产业发展新体系。六次产业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主要是为了推动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