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不能停留于口号式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于阶段性的教育成效,而是更加注重运作程序和制度安排,以制度和机制保证先进性建设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42.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当前,对党的事业危害最大、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风建设,就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密切联系群众,是无产阶段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43.
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社会治理的理念的提出,使得传统处理人们内部矛盾的路径发生了根本变化,可以看出,人民内部矛盾这个政治生活的主题逐步回归到了社会生活,并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下,由此,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方式由政策和教育逐步向制度和机制方向转换.  相似文献   
44.
李俊伟 《理论视野》2007,(11):37-39
党组织只有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内生性驱动力,才能真正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和党组织的良性互动发展,由此,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发挥作用的途径必须重新梳理。党组织也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党的建设的规律性、规范性和创造性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5.
2008年以来的若干重大事故的责任人受到免职和撤职处分,再次引发了政坛关于干部压力的惊叹。诚然,问责制的推行对于习惯传统体制的干部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但问责制确实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民主政治改革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在其位,谋其政"。干部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  相似文献   
46.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再停留于口号式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于阶段性的教育成果,而要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以求发挥更大效用、追求更久效力。这就要求更加注重运作程序和制度安排。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构思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就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有了健康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47.
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论述,是《江泽民文选》这部宏篇巨著之中的重要内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泽民党建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基层党组织的论述,对于进一步夯实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2009年8月17日,中央召开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阶段,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越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越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4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后,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共同奋斗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明晰守初心担使命的历史底蕴、谨记守初心担使命的现实要求,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努力取得最好成效。  相似文献   
50.
意识形态是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思想主张和基本意图,是其执政活动的理论形态和理论支撑,是其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政党政策制定和开展工作的基本理念。执政党意识形态,既要体现党的执政使命、遵循执政的基本规律,也要符合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展现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应遵循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政党体制相辅相成、与社会意识形态相容相通、与人的认知发展相契合、体现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