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实现低碳发展目标,浙江需探索和创建省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国际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区域化走向及浙江前期的相关市场试点和法规政策为市场创建提供必要条件。为了降低制度转型成本并提高市场运行效率,需正确判断全国碳市场试点变化趋势,设定创建路线图与时间表,设计符合本省发展特点的市场模式,搭建独立的、专业化的交易平台,实施渐进的、“上下结合”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2.
常青  李炯 《党的建设》2002,(6):10-11
每个成功企业的背后总会让人们看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今天的长庆油田公司正是拥有这样一个成功企业家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浙江11市二氧化碳排放量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区域差异很大.通过物料衡量法、脱钩指数、EKC检验对面板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将其区别为高碳排放区、中碳排放区、低碳排放区三类不同区域,碳排放指数与经济增长存在弱脱钩、强脱钩、扩张性连接、扩张性负脱钩四种状态,长期走势呈现倒U型与线性两种.“十二五”时期,浙江低碳发展必须实施或强化碳减排目标管理、区域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人类现代化正在迈向"绿色"发展阶段。产业竞争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政府行为、发展机遇等影响因素均发生"绿色"变化趋势。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脱钩、培育产业绿色竞争力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必须重新构建产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发展和产业体系绿色化,提升产业绿色竞争力,努力完成穿越绿色现代化隧道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以来浙江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轨迹有三个特点:总体上沿着库兹涅茨假定的"倒U曲线"前半段呈上升走势,即呈扩大趋势;几何图形呈"阶梯型"波动态势1955年和2000年有两次较大的回落;居民收入差距尚在适度区间范围内.至2010年,浙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美元向3000美元跃进,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变,居民收入差距可能演绎出一段独特走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收入来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当前中国居民分配结构中最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其现实状况、未来走势与收入来源结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法推算居民收入差距演变轨迹,并采用居民收入分项集中率与贡献率量化各项收入来源在城乡居民之间分配的均衡程度和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揭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成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开征遗产税不仅能实现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的经济目标,其实现防止两极分化、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鼓励勤劳致富、倡导创业行为,加强政府公务人员廉政建设,引导关心、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社会目标正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中国居民个人物质和金融资产的积累为开征遗产税提供了经济基础,相关法律体系的出台与完善提供了法律基础.开征遗产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立法权和征管权归属、税收征收管理、配套法律法规等重大制度设计和安排.  相似文献   
18.
浙江社会发展区域差距与协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社会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浙江省在实现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调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构建区域社会事业均衡协调发展机制,是"十一五"规划时期重要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个人收入差距合理性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层加权"与"城乡加权"两种方法测算的我国近年来个人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合理区间,进入风险警戒区间。尽管实际的收入差距需作国情扣除,但高收入群体的收入统计遗漏及权重偏低,实际收入差距也需作国情增补。在未来的20余年里,中国个人收入差距将处于黄灯区甚至红灯区中运行,经济社会存在极度的不稳定隐患。收入差距难以脱离不合理区间运行的原因有城乡二元利益结构刚性、强资本弱劳动利益刚性、既得利益集团利益刚性及劳动者素质差异刚性等不合理因素。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应积极消除体制性不合理收入分配因素,调控不合理收入差距,确保合理的收入差距在合理区间范围内发挥有效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首次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作为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重大战略举措。“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扩大社会结构中的中坚力量 ,对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消费需求、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过 ,目前我国这一群体总体规模不大 ,没有成为社会主群体。如何界定中等收入者及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是社会经济各界高度关注的难点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探索。一、人力资本存量是中等收入者的内在实体对于中等收入者的界定 ,我国大多学者是通过对该收入群体的收入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