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就业也要走向市场化,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样,是否会导致就业困难和失业?这已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我个人认为,必须明确,劳动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经济增长对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五十年代初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经济体制一般叫“集中型的管理体制”。从我们实行三十多年的情况看,它有一定的优点,主要是可以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保证党和国家一定时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较快地改变不合理的地区布局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并且能够在物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工作的全面铺开和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力和长处日渐显露和突出。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伴生”现象,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些人因此而忧心忡忡,顾虑重重,甚至对  相似文献   
1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与对策杨启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中明确提出的我国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经济改革进入现阶段必须解决的主要课题.它是在全...  相似文献   
15.
民主法制、国富民裕——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启先 《理论前沿》2007,503(14):18-20
民主法制、国富民裕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目前有效推进我国的"民主法制、国富民裕"建设最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转变传统观念,增强民主法制的共识;(2)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促进党政合理分开;(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不断发展;(4)合理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切实做到现代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既国富、又民裕。  相似文献   
16.
杨启先 《新视野》2000,(4):53-5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十五大精神,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不包括改革开放以前的漫长岁月,仅从1979年算起,也超过20年了。为什么从整体上看,至今还没有摆脱困境,其效率效益低下的局面,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革的难点到底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突破这种被动局面?现在几乎是一个人人都很关心并百思不得其解的重要话题。下面,拟根据长期从事这方面实际与研究工作的体…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在具体部署与推进改革的实践中,较好地处理了五个重要方面的关系:1.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党中央专门作出的《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从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上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经济改革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  相似文献   
18.
抓大放小 分类推进──关于当前如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杨启先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当前整个经济改革的焦点和重点。但是,从多年推进的情况看,其实际效果远不是很理想的。下一步,怎样才能加快这一改革,并不断取得实效,是各方面都很关注并正在认真探讨的课题。一...  相似文献   
19.
现在,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经济生活中的倒买倒卖、投机倒把现象是否会增加?我个人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但问题并不在于这种现象的增加,而在于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应该实行市场经济?这不仅是一个理论上长期争论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在实践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社会主义时,经过对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