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9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韬光养晦的长久生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韬光养晦”是邓小平在1989年政治风波后提出的一条外交理念及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一时间得到国内外普遍赞赏,并成为中国外交克服困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发展加快、国际影响扩大、国际上新一波“中国威胁论”发酵,中国已步八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深水区”,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外交环境更复杂,外交难题增多,国内外围绕“韬光养晦”命题的议论和重新解读也在增多。  相似文献   
112.
国际地缘战略形势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略回顾 2 0世纪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三次变迁 ,尤其是冷战后十年世界地缘政治变化的基础上 ,尝试系统分析“9·11”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特点及中国面临的战略挑战。文章认为 ,阿富汗战争及其后果和美国的地缘战略调整 ,直接牵动世界及欧亚地缘战略形势的激烈变动 ,大亚太成为世界地缘政治重心 ,中国周边地缘战略环境复杂化 ,所承受的地缘战略压力增大。文章主张中国 2 1世纪初的地缘战略应立足亚太 ,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亚太事务 ,进一步推进睦邻外交 ,尤其要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并增大对东南亚的战略关注。  相似文献   
113.
美英两国绕开联合国,置全球反战浪潮于不顾,终于在3月20日打响了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遭到了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士的一致反对,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强烈呼吁停止战争,回到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上来。 战争已经进入第五天,人们看到,伊拉克人民遭受着战火的磨难,美英士兵也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与忧虑。  相似文献   
114.
2003年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世界形势的重要特点之一是 ,国际上对中国的关注程度明显比以往提高了。毫无疑问 ,年初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闪亮登场 ,是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今年众多国家领导人访华的一个重要考虑也是为了尽早与中国新领导人建立关系。同时 ,今年也是中国的“外交年”。中国在处理朝核危机中的高超外交技巧、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中表现出高度自信以及在八国集团、APEC等多边外交场合展现出崭新风貌 ,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国外舆论称赞中国为 2 0 0 3年国际舞台上的“明星”。今年 1 0月 2 7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称 ,“北京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越来越老练和成熟的角色”。一年来的外交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值此岁末之时 ,本期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举行对谈 ,试对 2 0 0 3年的中国外交作出总结和前瞻。作为一家之言刊登于此 ,预祝中国外交取得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115.
从政治上看,对台政策是内政问题,但因有美、日插手等非常复杂和无法避开的国际因素起作用,实际上成为对外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少可以认为,对台政策是特殊的对外政策。反过来说也成立,即对台政策是直接影响中国国际环境和对外政策的特殊内政。21世纪初的一十十年,中国面临一个较长的、有利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是广为接受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6.
八国集团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月 1 -3日 ,八国集团 (G8)在法国东南部小城埃维昂举行一年一度的首脑会议。中国作为“南方”国家的代表之一与会 ,与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南方”主要国家一起 ,代表“南方”国家与G8对话。由于这是中国与G8首次正面接触 ,是双方“第一次握手” ,这届G8峰会也就格外引人注目。中国与G8正面接触有何特殊的国际政治涵义 ?它对中国预示了什么 ?对G8又预示什么 ?G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中国与G8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发展 ?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 ,本期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现辑录如下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7.
118.
所谓"边海困局",既应包括"边",也应包括"海"。所谓"边",在近代左宗棠等先辈那里被称为"塞",即陆上疆界。这些年,中国"边"的问题解决得较好,现在主要是中印陆地边界麻烦未解决;中国与不丹的边界问题也未完全解决,但麻烦不会太大。今后中国虽然不能排除陆地边界另生麻烦,但总的看来,陆地边界主要是中印边界问题。"海"的问题,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努力解决,结果却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9.
世界地缘政治新变局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地缘政治态势发生了引入注目的两大重要变化:一是因亚太崛起为世界主要经济和实力中心,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出现大调整,世界地缘政治中心加速从欧洲-大西洋地区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二是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亚太崛起,给国际地缘政治观念注入了新因素,以争夺世界权力中心、准备战争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地缘政治思维式微,新的地缘政治观更突出全球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国际地缘政治态势的新变化给中国崛起带来了新机遇,中国应以新思维制订新的地缘战略,以期为完成中国崛起的"最后起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0.
21世纪世界转型的起点是世界经济格局及西方与非西方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即从现在起到2025年前后的大约20年左右,将是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变化、非西方国家力量及其国际影响开始赶上、甚至超过西方世界的转型时期.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转型必然促使国际体系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颠覆了西方与非西方这两大集团历时500年之久的力量格局和关系模式.21世纪世界转型不仅涉及国际体系转型,也将涉及世界事务,包括高位政治、低位政治、生产与消费、文化与生活、经济与安全等方方面面.21世纪的世界转型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中国应适应大趋势,捕捉先机,搭转型的顺风车,在世界转型中顺势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