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9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伊拉克战争后,国际格局的特点是:美国继续保持超强地位,但"一超多强"结构中的角色在变化,合作依然是大国关系的基调,意识形态斗争进一步弱化。新的国际格局将由欧洲巴尔干、中东及东北亚三个子系统构成,美国是在三个子系统中都占主导地位的惟一大国,这是由美国"一超"地位决定的。在新的国际格局中,中国的影响进一步上升,在东北亚子系统中,中国尤其负有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42.
"9·11"以来的10年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与国际格局、国际秩序,以及国际政治的观念层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虽然"9·11"后10年间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变化有其固有的内在逻辑,但"9·11事件"无疑深刻影响了其变化速度与方向。本文着重探讨"9·11事件"10年来国际政治的变化内容、特点及其根源,尤其着重分析这种变化与"9·11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认为"9·11事件"对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冲击力要超过朝战、越战、海湾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堪与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等20世纪重大事件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43.
从评估国际战略形势的视角看,2008年堪称是"9·11"以来最有特点的一年,其在国际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可能要超过因"9·11事件"而著称的2001年,堪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的1991年相提并论.对这一点,可能还需要经过一代人左右,才能看得更清楚.  相似文献   
44.
2009年4月2日,包括主要发达国家及主要新兴国家在内的20国集团峰会在英国伦敦开锣.会议的首要议题是如何应对当前波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但它更深层的国际政治内涵则在于拉开了21世纪国际体系转型的帷幕.  相似文献   
45.
1949年春夏之间,中共驻南京外事处主任黄华,与美国驻国民党政权大使司徒雷登,就新中国与美国关系问题,在南京举行过一系列试探性会谈。这是中共中央迁入北平后与美国最早的外交接触。弹指45年过后,国内史学界对1949年中美南京会谈过程和内容虽有所披露,但会谈双方的动机和目标是什么?会谈何以未果?谁应对会谈失败负责?所有这些问题,在世人心中均成为不解之谜,需要逐一探索。  相似文献   
46.
2002年将以国际反恐年而载入史册,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步步深入,牵动国际形势方方面面的发展、演变。在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的大背景下,世界乱象环生,但乱中有稳,乱中酿变。 一、恐怖与反恐怖斗争都有发展, 呈长期化趋势 2002年的国际反恐斗争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反恐斗争由美国主导,大国配合,多数国家参与。国际反恐合作逐步深入,包括全球合作、区  相似文献   
47.
<正>当前的世界乱象丛生,已成为国际共识。世界之乱中不仅包括中东、北非之乱,还包括西方之乱,西方之乱更成为乱中焦点,曾自诩为世界"稳定岛"的西方已经开始成为世界之乱的源头。政治、经济、社会等乱象看似并列存在、平行发展,但究其根本,经济乱象是起点、是关键。未来欧美等西方国家能否走出这一困局,取决于多种因素。诸多迹象表明,当前欧美  相似文献   
48.
2016年以来,因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及美韩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东北亚固有的安全困境更加突出,并引起相关国家及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密切关注。就当前而论,东北亚安全困境具体表现为朝鲜在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后,其核武器开发继续"跃马扬鞭";美韩以朝核威胁为由加强驻韩美军实力,包括不顾中俄强烈反对,决意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日本在进一步倚美的同时,趁势拉拢韩国,强化对华敌视政策,致使中日关系频现紧张;美国一方面以应对朝核威胁为由而加强其在东北亚的军事力量和"前沿部署",另一方面又极力拉紧美日韩同盟,其在东北亚遏制中俄的态势更趋明朗。东北亚安全局势持续紧张的深层次原因:一是由于东北亚国家间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及历史纠葛,二是朝鲜半岛南北长期对立,三是日本在历史认知及其与东北亚邻国领土领海分歧等问题上长期采取顽固立场,四是美国搞"亚太再平衡",利用东北亚国家间的固有矛盾从中渔利,企图通过对华进行"局部遏制"而长期维持其在东北亚的同盟体系及霸权。未来东北亚安全困境是继续加深、激化还是逐步淡化,取决于上述深层次原因的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49.
一年前的伊拉克战争,把本来就在剧烈变动的世界格局搅动得更像一团乱麻。但抽丝剥茧,我们仍能从这堆乱麻中理出世界格局演进的头绪:国际政治生态在伊战后已发生明显变化,美国的超强地位得到加强,但总体缓和、总体和平、总体稳定的形势依然未变;恐怖主义最近强烈反弹,反恐依然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主色调;新一轮大国竞争暗潮涌动,但大国关系在竞争中仍保持了合作的基本氛围……。国际战略形势表明,中国的国际回旋余地正在扩大,并享有一定的主动性,中国的战略环境正在继续改善之中。  相似文献   
50.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李维一表示,不管台湾当局以什么样的借口发动针对大陆的。“3·20公投”,都掩盖不了其“台独”分裂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