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466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名句出自《岳阳楼记》。千百年来,范仲淹的这篇作品丝毫没有因历史的变迁而被冷落、淘汰,相反,因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道德和政治财富,而愈显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2.
梁衡 《学习导报》2010,(5):64-64
前不久张家界忽将著名景点"南天一柱"命名为"哈利路亚山"。原因是美国人拍了一部电影《阿凡达》,景区就急忙按电影中的虚幻风景改了山名。还自我壮胆:这不是崇洋媚外,是为发展旅游。  相似文献   
173.
梁衡 《学习导报》2010,(14):33-35
三 接下来,毛泽东走长江与走黄河的心境不同。在黄河流域,主要是勾起了他对战争岁月的回忆和对老区人民的感念,深感现在民生建设不尽如人意,得赶快发展经济。而走长江一线更多的是政治反思,是关于在这里曾发生过的许多极左错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4.
梁衡 《学习导报》2010,(13):50-53
一毛泽东智慧超群,胆识过人,一生无论军事、政治都有出其不意的惊人之笔,让人永玩味无穷。但有一笔更为惊人,只是惜未能实现。1959年4月5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如有可能,我就游黄河、游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175.
母亲石     
梁衡 《党员干部之友》2010,(3):F0003-F0003
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176.
饱学与忧心     
梁衡 《学习导报》2010,(22):22-23
我用这个题目,是因为范敬宜同志送我一本《敬宜笔记续编》,读罢颇多联想。我们亦熟,读书之前,实际早就在读其人。现掩卷再思,想到老范与两个人可比。  相似文献   
177.
##正##一次在基层,听群众批评干部的作风说:"工作挂在空挡上。"此话很深刻,也很生动。空挡者,马达轰鸣,只有声不做功。现实中这类事可谓不少。比如会议多,干实事少;会上的空话多,听者如风过耳;文件简报多得  相似文献   
178.
梁衡 《学习导报》2010,(9):34-34
因为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经常采访官员、参加他们举办的记者招待会,总觉得我们官员答记者问的水平亟待提高。这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态度问题,然后才是技巧问题。答记者问是现代政治的一种运作手段,是政治文明的一部分,是主动提供信息、沟通意愿、争取民心、获得支持和改进工作的重要途径。切不可有应付、对抗的心理。以低标准来要求,起码须做到14个“不要”:  相似文献   
179.
梁衡 《当代贵州》2004,(2):34-35
邓小平同志总说:"老祖宗不能丢啊!"老祖宗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就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信念.这几年社会上出现的所谓信仰危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宣传不足,许多糊涂认识未能及时扫清之故. 现在,需要对革命原理重新认识,对所谓信仰危机认真分析,以便重新焕发我们对理想和信仰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0.
梁衡 《新湘评论》2010,(15):43-43
我在上中学时读着书里的课文,想象着作者,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没想到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晋祠》,当年被选入中学课本。以后又有《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青山不老》等文章陆续入选中学、小学和师范课本。我想许多同学对我这个作者,大概也会感觉到有一点神秘。1984年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同班同学,他的儿子正上中学,学我的《晋祠》,他就说:“这作者是我的同学。”那孩子仰头看着父亲,足有几秒钟,然后说:“这人早死了吧。”2008年“六一”儿童节,北京101中学举办师生与作家见面会。校方问作协,能不能找到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