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清风 《中国减灾》2010,(7):57-57
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中原大地上发生过一次特别大的洪水。洪水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房屋倒塌,人死牲亡,到处是白茫茫的水波,活着的人纷纷跑到丘陵或山上去避难。这时有位治水的英雄叫大禹,传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象征了中国人民战胜水害的顽强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42.
143.
不为     
北宋时,改革派章当了宰相,他把元年间的保守派核心人物,全部放逐到荒凉的岭南,有“布衣宰相”之称的范纯仁,也在贬谪的名单中,职务为武安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永州(今湖南)。  相似文献   
144.
君子之勇     
清风慕竹 《前线》2014,(12):121-121
<正>唐咸通九年(868年),戍守桂州(今广西桂林)的徐州士卒推举庞勋为主帅发动兵变,叛军杀回徐州后,势力越来越大,许多州县望风而降。然而在泗州(今安徽泗县),他们却碰到了钉子,泗州刺史杜慆拒绝投降,誓死坚守。叛军将泗州团团包围,百姓纷纷南逃,然而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却迎着逃难的人群向北而来。他驾一叶小舟,从水路穿越敌人的防线,进入到了战火纷飞的泗州城。这个人名叫辛谠,本在扬州隐居,听说好友杜慆被困,特地赶来看望,并决定与杜慆誓死共同保卫泗州。  相似文献   
145.
富弼小的时候很喜欢读书,过目成诵,因而有“洛阳才子”之称。他曾经以茂才(秀才)的身份参加北宋经常举办的文艺沙龙,为范仲淹所赏识,称叹他有“王佐之才”,并把他的文章推荐给了当时的宰相晏殊。恰好晏殊有个女儿正在找婆家,范仲淹又极力从中撮合,富弼便成了晏殊的东床快婿。  相似文献   
146.
东汉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北羌族发生叛乱,大将军邓骘因为筹措钱粮困难,打算放弃凉州,大家都表示赞同.这时郎中虞诩站了出来,指出这一做法无异饮鸩止渴,后患无穷.结果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凉州得以保全.这事让大将军邓骘很没面子,恰好朝歌(今河南淇县)出了个叫宁季的叛匪,率几千人造反,州郡官府都镇压不下去,他灵机一动,上书推荐虞诩当朝歌县令.  相似文献   
147.
有的贪官由于心理压力大,往往用怪异的行为满足自己。河北省经贸厅原副厅长李友灿,在短短20多个月内受贿4700多万元人民币,但舍不得花。每次他进入藏钱的小屋,就把一摞摞现金铺在地上“静静地欣赏”,当时的心理就是:“我满足了,我现在终于有钱了”。  相似文献   
148.
近年,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嫌疑人负案在逃现象严重,据检察机关统计,截至去年底,我省有280多名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负案在逃。这些外逃的“腐败分子”不仅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且对反腐败斗争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今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追捕在逃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的专项活动。我省检察、公安两机关密切配合,追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短短数月内,已抓获互00多名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归案(含投案)。下面是我省追逃斗争中的几个精彩片断。一 在首都北京一繁华路段上,一家颇为…  相似文献   
149.
清风慕竹 《各界》2013,(11):57-59
1975年,毛泽东做了一次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第5天,他第一次用眼读书,读的是一首词《念奴娇·登多景楼》,当读到“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时,毛泽东放声大哭,不能自己。英雄迟暮,格外向往当年金戈铁马的理想与情怀。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南宋文学家、思想家陈亮,一个另类的状元郎。  相似文献   
150.
清风慕竹 《各界》2014,(4):64-67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自首方悔读书迟。”这首熟悉的《劝学》诗,出白唐代的颜真卿之手,然而真正让他名动天下的并不是诗,而是书法。他的书法丰腴雄浑、骨力遒劲,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不过比他的书法更让人惊心动魄的,是他一辈子刀光剑影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