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今年,千阳县人大常委会将积极践行群众观点、群众立场,贯穿在履职的全过程,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有力地促进了依法履职。近期,又着力抓四个方面的工作,强化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立场的意识。一是在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以"三送三同三增强"(送政策到村、送技术到组、送温暖到户,与群众同吃、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创新中,还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体现在革命进程中对革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这一文化自信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及其价值意义在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今天是不容忽视的,依然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重要引领.  相似文献   
13.
地处千山深处的千阳县高崖乡阳川寺村,有一位被群众誉为“大山的脊梁、村民的财神”的传奇人物,他就是连任三届的市人大代表、两届的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张维华。  相似文献   
14.
“泛珠三角”经济圈建立后,面对区域内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南如何从区域合作发展的角度,以“对称互惠共生”为出发点,调整本省旅游战略,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整与整合,是海南旅游业借“泛珠合作”契机加快发展的关键。“泛珠三角”经济圈囊括了我国南方几个著名的旅游省份和地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对区域旅游业的合理整合将对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一是旅游经济总量大。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03年“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市(香港、澳门除外)设有国际旅社462家,国内旅行社3085家,分别占全国国际、国内旅行社总量的34%、26%…  相似文献   
15.
婚姻家庭始终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更是中国人情感寄托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不断赋予婚姻生活诸多新鲜元素,扩展着两性关系的阐释空间。因此婚恋题材电视剧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当代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主要作家的王海钨和六六,她们的作品不是粉饰婚姻的泛泛而谈,也不是充满幻想的浪漫之作,而是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关注现实问题,大胆揭示婚姻痼疾的倾向。她们用手术刀无情地解剖着婚姻的疾瘤,令观众望而生畏又被深深吸引。从而懂得了换个视角看待婚姻和家庭中的矛盾,懂得宽容和理解的重要性,以便挽救现实婚姻中的危机和困惑。  相似文献   
16.
王志芳  张丹 《东北亚论坛》2022,(4):114-126+128
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关联,以及全球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调整,正在促使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核心议题和主要原则从贸易平衡向市场准入、从边境到边境后发生着根本性改变,对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规则规范与主权国家内部经济政策协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度创新探索高地,是我国对接引领国际规则的试验田。目前,我国以要素有效流动为重点的政策制度改革和创新探索,正在推动形成覆盖市场准入前、准入后全过程的开放型经济制度规则体系。由于兼顾了国际国内市场规则高效对接的开放发展需求,也顾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底线原则,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制度性改革创新与国际经济政策的变迁不谋而合。自贸试验区的相关探索对我国准确定位自身在国际经济政策新体系中的作用、有效对接和积极参与引领转型时期国际经济规则变迁,正在形成极其重要的制度性支撑。  相似文献   
17.
18.
面对传统村落文化生命力的不断消解,挖掘、保护、传承传统村落文化成为当代传统文化发展的重点内容。然而,我国传统村落文化生命力激活与延续面临空心化与文化变迁、乡村旅游带来的伪复兴、景观文化破坏与同化、文化管理缺位、文本媒介缺失等困境,理应有针对性地解决,切勿让传统村落失去文化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思维简单性原则是人类在长期的认识和科学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审美观念,并且作为真理的标志为人类所偏爱。我们在肯定简单性发展科学的同时,对简单性原则本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就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问题,不久前我曾到我市农村和农村职业学校进行了调查。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同时,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形成点初步看法。一并提出,以求指教。综观我市情况,各区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搞起来了,但发展缓慢,目前又面临举步艰难的困境。师资短缺、经费紧张之外,主要问题是生源困难,农村初中毕业生不愿上农职学校。南郊区水泊寺职业学校创办以来,已培养9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