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石学峰 《法制博览》2010,(19):35-35
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迅即开始大规模接收总价值超过四万亿元的日伪产业,于是那些接收大员四处出击为国民政府接收日伪财产,他们个人大发横财的机会也随之到来。据当时报纸、杂志报道,那些接收大员们趁机大肆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纷纷占房子、抢车子、夺金子、捞票子、玩婊子,接收沦为“劫收”,导致舆论哗然,民怨沸腾,纷纷公开指责国民政府的贪污腐败。  相似文献   
22.
合法性是政党政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政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是合法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任何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决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是一个动态的需要不断证明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执政合法性也遇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积极应对挑战.加强执政合法性建设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目前我国社会从总体上看是和谐的,但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因素,农民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是农民工利益保护问题,农民工利益表达则成为解决农民工利益问题的关键。因此,认真分析农民工利益表达的现状与成因,建立健全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却是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5.
意识形态工作在政党的执政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当前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高党主导意识形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6.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党群关系的畸变,民心的流失,使苏共被人民群众所抛弃,这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基于此教训,为使新时期党群关系更加民主和谐,必须做大“蛋糕”,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促使集权权力结构向扁平化的网络型权力运作模式转化,切实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27.
领导班子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密切互动,领导班子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推动着领导班子建设,二者相互促进;目前,领导班子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领导班子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的良性互动。当下,为实现领导班子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的良性互动,应坚持不懈地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素质、刻不容缓地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坚定不移地深化领导班子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28.
问责机制对规制“为官不为”具有鲜明的“刹车”功能,具有显著有力的保障功能,是有效规制“为官不为”的关键性“抓手”。然而,目前问责机制在规制“为官不为”中存在一些短板,主要是:问责事由较为狭窄、问责主体较为单一、问责方式存在误区、问责程序隐藏弊端。对此,必须补齐规制“为官不为”的问责机制短板:抓紧制定一部全国性的《“为官不为”问责条例》;拓展问责内容、完善问责功能、拓宽问责主体;突出主动问责、强化常态问责、推进立体问责;规范问责程序、平衡官员权责、推进问责连带;完善配套制度,筑牢问责机制的完整“闭合圈”。  相似文献   
29.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分层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阶级的分化;二是工人阶级的分化;三是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四是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社会分层的这种状况,给我国政党制度整合功能带来了重大挑战。认真分析社会分层对我国政党制度整合功能的挑战,积极重构我国政党制度整合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石学峰 《中国人大》2012,(13):50-50
从甲午战争过后的1896年开始,自古以来就习惯于接受日本留学生前来学习的中国,第一次由大清朝廷选派13名学生赴日留学,由此拉开了清末中国人赴日留学热的序幕。史料研究表明,由于受到甲午战争日本取胜中国惨败的客观形势影响,加之国内的改革维新思潮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