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和谐世界是指世界各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共同目标,相互间及与自然环境间处于对称平衡、相宜相生、和衷共济的状态。它在立意上是顺势性和济世性的统一;在内容上是普世性和渐进性的统一;在实践上是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和谐世界具有整体性、制度性、均衡性、自洽性和开放性五大品质。和谐世界的涵义及其品质决定了中国在参与建设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应坚持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核心目标不动摇,贯彻循序渐进的方针和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改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扼要论述了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成败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指出 2 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原经济文化落后国家 2 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 ,仍然需要借鉴这些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趋同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同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程又中本世纪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起至80年代,西方世界曾兴起和流行过一股思潮,即所谓“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将逐渐融合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的“趋同论”。它在我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至今仍有影响。在人类处于跨入21世...  相似文献   
15.
工人阶级现代社会的基本生产力;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的主要动力。在资本主义下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是与社会主义下根本不同的。在资本主义下,工人阶级就是失去了生产资料、以出卖自已的劳动力为生、遭受资本家剥削的阶级(也称为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下,工人阶级就是全民的社会主义企业的劳动阶级,在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揭示出工人阶级是这样一支社会力量,它在自己的历史运动中能够通过革命道路消灭资本主义和一切人剥削人的形式。工人阶级能够起这个世界历史作用,是由于:(1)资本主义剥削,即剩余价值被生产资料私有者所占有,造成了固有的无法消除的劳动和资  相似文献   
16.
资本的社会化和资本的全球化,既给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又促进着资本所有者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的数量增长和力量联合,于是无产阶级实现从一国到多国再到全世界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遇到了新的困难,作为资本全球化衍生物的文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丝毫未放松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压力和攻势。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来自外部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条件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为什么这种过渡未能实现而资本主义制度仍然保存下来了呢?问题首先在于要有政权。而要取得政权,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就应该炸毁垄断资产阶级政权这道堤坝。但在这些国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达的国家,垄断组织政权不单有强力维持着自己,它还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并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联盟的支持。为了夺取政权,工人阶级就必须破坏国家垄断组织统治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1年第7期发表了米丁的长篇文章《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思想斗争的几个问题》。作者在该文的一部分中专门论述了“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国家”的重要特征,并以几个国家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现将它加上标题译载于此,供大家内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后,美国认为,国际安全形势迅速变化,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有组织犯罪、传染病跨国传播、环境恶化与国内冲突的外溢(以民族和宗教为借口的国际分离主义)等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威胁源,虚弱和失败国家因向外扩散这些威胁而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安全构成了重要威胁。因此,美国自1998年以来即将这一问题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并提出了针对虚弱和失败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与战略,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制度的多元化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系统的支配因素,中国对外战略逐步实现了从"三个世界"到"一个世界"、从"敌友外交"到"伙伴外交"、从"意识形态外交"到"经济外交"、从"低层次对外开放"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处"的适应性转变。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变是中国与世界在三十年互动中完成的,是世界系统的支配因素作用与中国自觉选择的结果,它体现了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实现了中国国家利益、国家发展目标和国际行为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者间的协同,推动着中国和世界沿着繁荣稳定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