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尽管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拥有充分的理据,但当前种种迹象表明,钓鱼岛之争已严重损毁了中日两国的互信基础。研究中日之间如何重建互信,对维护中国的海疆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把能源合作作为中日建立信任措施的突破口,符合全球化对中日关系发展的期望,将是一种合适的、谨慎的而且能逐渐增容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2.
毛泽东的群众路线理论源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井冈山斗争》一文,基本形成于中央苏区。"群众路线"概念是先由中共六大涉及,最早由周恩来《九月来信》正式提出。毛泽东在此基础上,将群众路线的内涵和强化制度建设的原因、要求、目的丰富化了,为制度建设奠定了思想前提。中央苏区为落实群众路线,探索出四大机制:严谨的宣传动员机制、严格的理论学习机制、严密的民主监督机制、严肃的工作考评机制。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善于借鉴苏区经验,要强化法规党纪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3.
34.
肖洋 《当代世界》2014,(1):73-76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资源民族主义”现象在世界主要油气生产国,特别是海湾国家中悄然兴起,成为全球战略性能源投资中的首要风险。海湾国家作为世界主要油气生产国,  相似文献   
35.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东地区处于深刻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与海湾国家的经贸合作是中国对外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海外国际形象不佳的状况,促使中国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国家形象优化问题。良好的国家形象是确保中国对外战略的实施和国家的海外利益的基础,并为中国与海湾国家经贸合作创造条件。如何优化中国在海湾地区的形象,是中国发展与海湾国家关系过程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德国崛起的社会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洋 《当代世界》2012,(11):44-47
德国的崛起是以一个"后发"国家的形象出现的,但是它后来居上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和发展潜力,可谓是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奇迹。德国崛起背后的重要动力——不仅是经济实力的增强,更来自德国社会文化推动的思想创新。从社会文化的视角解读德国的崛起道路,有助于准确地反观中国式发展的文化内涵,拓宽中华民族的崛起道路。  相似文献   
37.
哥本哈根会议揭开了“碳时代”的序幕,并有可能形成一个以“碳实力”竞争为核心的国际格局。“碳时代”的全球治理正在逐步瓦解由某一国家全面控制全球事务的可能性,促使各种国际行为体在公共平台上建立“碳责任”与“碳实力”之间的平衡。“碳时代”仍然是实力政治,中国“碳外交”的着眼点应是: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增强自身的“碳实力”,积极履行减排承诺,维护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38.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北极海冰面积连年缩小,北冰洋航线有望全年通航,这将对中国的航运安全与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北冰洋航线的开通不仅可以缓解中国海上运输通道面临的安全困境,更有助于优化中国对外经贸格局、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应未雨绸缪地构建开发利用北冰洋航线的战略与策略,积极参与北冰洋航线开发。在这方面,中国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39.
索马里海盗的"恐怖主义化"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亚丁湾局势呈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索马里海盗的“恐怖主义化”有发展成为区域性安全核心问题的趋势,严重干扰着国际海上运输秩序的稳定与各国的海上安全利益,并有加剧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可能。如何应对索马里海盗带来的安全挑战,考验着国际社会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