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从军队内部派别之争的角度,分析了1964~1985年期间巴西军政权兴衰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西远征军的派出,导致军队内部形成了两大派别,两大派别间存在不同的政治主张。1964~1967年,温和派在政府内占优势,但强硬派也保持较大影响,这一时期威权主义政治体制初步形成,但还保留了一定的民主程序。1967~1974年强硬派控制政府,实行了政治高压政策,威权主义体制进一步强化。1974~1985年温和派重新崛起,强硬派被削弱,军政府推行了政治开放政策,并最终于1985年实现"还政于民"。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对于拉丁美洲的民粹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其看作一种与进口替代工业化和凯恩斯主义直接相关的经济模式或经济政策,以推动工业化、政府干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注重收入分配等为特征;另一类是从政治角度出发,将其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政治策略、政治话语、政治逻辑、政治风格等,各有侧重。拉丁美洲的民粹主义起源于对19世纪晚期大都市革命的威权本质的反抗,同时在文化传统上受到克劳泽主义的影响。政党体系和公民社会不发达的政治体制、极度的收入分配不均和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为拉美民粹主义培育了土壤,使民粹主义在拉美历史上几度兴衰,呈现出强大的历史韧性。民粹主义既包含有利于民主的因素,如揭露现代西方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弊端,以人民主权的名义扩大政治包容和参与,也包含不利于民主的因素,如权力过度集中于领袖,忽视民主程序和社会多元化,具有一定的政治排斥性等。这种矛盾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民主传统与民粹主义的民主传统之间的内在紧张性。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墨西哥自由派发动了一场以教会财产和村社土地私有化为中心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剥夺村社农民的土地,侵犯村社的自主权利,从而诱发了持续不断的农民反抗运动.北部索诺拉州亚基人的反抗运动,中部查尔科地区的农民运动,南部尤卡坦半岛和恰帕斯州的玛雅人的反抗运动,最为典型.19世纪的农民运动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墨西哥的土地私有化进程,并成为1910年墨西哥革命中农民运动的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