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中国与冷战后国际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国际体系基本是美国主导的一超独霸体系,同时也呈现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多强与之并存的格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得到很大提高,受到世人关注。面对冷战后国际体系的调整,中国如何定位,在外交理念和外交政策上应做出哪些调整与选择,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对时代的准确把握 ,是理解当今纷繁多变的世界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 ,亦是每个国家作出正确战略选择的必要前提。冷战结束之后 ,尤其是“9·1 1”以来 ,国际形势发生了诸多引人思考的重大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 ,并从理论高度和战略高度对这些变化的实质加以概括和总结 ,进而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特征有一个清醒认识 ,无疑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并深入探讨的课题。为此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7月 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就“时代特征问题”举行为时 1天的研讨会 ,来自京津的国际问题知名学者、专家围绕这一重大问题 ,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畅叙己见 ,进行了热烈而理性的讨论。现将之分别加以整理刊登 ,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3.
改革开放固然是中国的历史性选择与事业,但其影响已超出国界,从而具有了世界意义。因此,以国际的视野探究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审视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明确中国在当代国际社会的身份、地位与对外战略,显然是总结、反思改革开放不可缺少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点对当代中国更为紧迫与必要。  相似文献   
24.
通过行之有效的外交手段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所有国际关系行为体综合运用各种权力资源进行对外活动的核心指导原则。受时代变迁的影响,传统的硬实力手段在实现国家利益过程中显得越发力不从心,同时受到有限理性的制约,国际关系行为体又往往具有硬实力惯性,从而深陷硬实力困境之中,并进而影响到国际社会的进步。本文旨在对硬实力困境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5.
正确把握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关系第一,必须从宏观的、历史的角度承认并坚持市场经济对政治发展的决定作用。不管人们主观上是否自觉,经济的发展将带来政治的进步,这一结论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的生产和交换方式以及经济的性质会相应地...  相似文献   
26.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四个历史阶段。1840年以前,可以说是基于帝国逻辑的中国中心与等级化的世界整体观,体现了对普遍性一定程度的认同。1840年以后的三个阶段,逐渐转向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换言之,转向对特殊性的认同。其间,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世界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浪潮,而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整体性和共同性得到明显倡导与发扬。这个历史脉络表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了从认同中心论的普遍性,向国家主义的特殊性乃至当今特色性思维的转变。改革开放促使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同与定位向世界主义转向,从而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与世界关系中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筹与协调问题。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与实践进行总结、反思,维护改革开放的价值与理念,推进中国继续沿着人类文明的大道前行,是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7.
杨昊  蔡拓 《国际安全研究》2013,(3):75-87,157
国家间的领土主权争端反映的是国家之间在对地球空间产权私有化过程中的分配矛盾。建立在私有化分配方式基础上的领土主权争端已经成为威胁国际稳定、阻碍地区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应对领土主权纷争的传统手段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争议领土公地化为解决国家间领土主权纷争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即通过订立维护领土公共性功能的国际条约、创设有效的多边协商机制以及强调多元行为体的共同参与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争议领土公地化,从而克服由私有化分配方式制造的困局。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已经出现了运用公地化策略解决国家间领土主权纷争的成功实践、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国际社会应对南极洲主权争议的"冻结主权"原则的实践,中美洲三国对丰塞卡湾的共同行使主权。这些成功实践既涉及地球特殊空间,也涉及一般化的国家间领土主权争议。通过对国际社会中成功实践的考察,探索实现争端领土公地化的关键要素,有助于丰富应对领土主权争端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28.
布什连任总统后,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需要作出诸多政策调整。其中重要的议题之一就是美国如何处理与国际组织、国际机制的关系。更确切地说,就是布什政府在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之间做出何种调整与选择。  相似文献   
29.
NGO:评判美国国际影响力的一个新向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国际地位走势问题是一个牵动世界总体局势演进的大问题。“9·11”以来特别是围绕伊拉克战争而出现的世界性反战甚至“反美主义”浪潮 ,使美国的国际威望不能不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由此也引起了各国学界对美国未来国际地位走向的关注和争议。为对此一重大问题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 3月 3日以“美国国际地位走势评估”为主题 ,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 ,试图从各个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评估 ,以有助于对美国、对世界总体局势的认识和把握。现将与会部分知名学者、专家的发言整理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0.
国际秩序的转型与塑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拓 《外交评论》2009,26(4):10-15
2009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有特殊标示意义的年份。七个月来,至少有五大事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