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综合类   2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谢益显 《外交评论》2000,3(3):42-50
1999年发生科索沃战争和美国炸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事件,使我们中国人对自己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更见深重了。这要求我们在对外战略策略方面必须有相应的反映。可是,不能认为国际形势和格局以及中国对外关系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变。因此,中国原有的国际大战略和对外基本战略都需要继续得到肯定。在此前提下,在我们的对外战略策略意识方面除了总的需要增强“人民的凝聚力”之外,还需要在民众中增强反霸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做好进行可能的反侵略战争的心理准备,加强对外交流和宣传中国社会主义和平外交的一贯的记录、现实的实践及其信守的原则和根据,以及需要在对外关系中更加关注有关对方国家的民众的心理和情绪等。  相似文献   
12.
学习《周恩来外交文选》令人信服地看到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博大精深。周恩来的外交思想是随着新中国外交实践的演进而发展的,它处处显示周恩来纯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光彩和力量,对中国外交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对外交学的探讨研究是无价的宝藏。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民族主义及其在世界政治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民族主义及其在世界政治中的历史地位谢益显在冷战后时期,狭隘民族主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恶性膨胀,闹得战火纷飞,生命涂炭。于是关于民族主义的议论多了起来。在当前世界政治中,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仍然占着重要地位,简单地把民族主义当成最大的是非之源,加...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国际新旧格局转换声中,国际形势的发展状况如以前一样仍然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对其中关于当前国际政治并没有从主要矛盾的角度来作什么阐明,给予十分的重视。因为这是表示目前不提什么国际主要矛盾为好。这是很正确的。作者结合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对国际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问题作些分析、阐明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外学术著作和工具书对外交及其定义有不少叙述,在何谓外交方面给人以很多知识和启发;但在外交定义的叙述方面,是否符合当今的外交实际,似乎还有待人们作继续的探讨。外交的实践并不需要先有完善的定义,而且定义只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作出,但是,如果有一个较为科学的定义,显然对实践是有好处的。我们日常听到各种各样的外交之说,其实并不全是外交。近年来,中国有“经济外交”之说,随之出现有人以为单纯的对外经济关系即系外交之误会。这说明,有一个科学的定义是很需要的。在探讨外交定义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这指的是狭义的外交。广义地说来,人们常把政府和外交部门对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的战略策略方针路线的思考,归之为外交,或者用外交这个词泛指国家对外的政治关系。狭义地说,外交是专指政府之间的外交行为和过程。  相似文献   
16.
对“文明之冲突”论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片面强调不同文明的矛盾并不能说明人类冲突的原因,原因必须从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去找。 现实世界政治中不存在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对垒,将西方文明同非西方文明对立起来并敌视人类的某几个文明分支,追求西方文明主宰世界的地位,这在政治上是霸道的,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外交 5 0年创建了伟大业绩 ,一、为反帝 ,反殖 ,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促使殖民体系崩溃 ,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为反对霸权主义 ,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极大贡献 ;三、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对推动人类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十而立,人生重要梯级,学校亦复如是:可庆可贺! 复校五年,劫后满目艰难,白手成家一般:可庆可贺! “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教育事业清苦,学校基地任重,堪称光荣:可庆可贺! 领导班子已组起,教辅队伍初建成,党政后勤职能全,起步不弱有可能:可庆可贺! 回顾以往,并非坦途;而桃李辈出,四海遍布。学校成绩俱在,庆贺能不出自肺腑! 瞻视前程,任务非轻;来日方长,期望方殷。国际风云,纵横捭阖;电子信息,月异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在美、日、英等国的媒体中出现所谓“中国威胁论”;至1996、1997年的春夏,在美国的书报刊物中又掀起了这样的浪潮。但它是无法说服人的,也遭到中国方面的驳斥,现在已稍见颓势,但仍有影响。人们看到,在制止“中国...  相似文献   
20.
在这80、90年代之交,世界政治形势呈现大的转变,简直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但是,90年代国际形势将是什么样,根据当前已有的各种状况出发,大致也还是可以理得清的。刚开过不久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的工作报告中谈到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外交,从中人们也看到了,面对大转变的形势,中国对国际战略是清楚的,沉着的。显然,当前的国际格局、中国的国际战略很值得我们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