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何说假话     
假医假药假酒,唯利是图, 谋财害命“耗子过街, 人人喊打”。“打假办”、“消协”和法院都管,依法惩办“神医”胡万林就是证明。然而宣扬此类假货的假广告却逍遥法外。打假, 也应追究公开炮制假话者的道德乃至法律责任。 20年前中央电视台播出广告, 说一种生发灵的有效率为97%,还配有秃顶男子长出满头黑发的图片。我到商场去买,柜台上有“医学研究会”的认证书, 更加深信不疑, 回来涂抹我的秃顶, 一个疗程不见效。两个疗程头皮红……我信任新闻媒体是“党政喉舌”只能认为自己属于那3%的倒霉蛋,白花俩月工资也不长毛。此…  相似文献   
12.
北京的深山     
我是北京人,却七岁就远离了家乡。那是“七七”事变第二年,我刚进入师大附小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和弟弟逃难到了香港。直到一九五八年底,我二十七岁了,才回到北京。阔别故乡二十年,仍然感到非常亲。这二十年间,先逃难,后参军,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包括在朝鲜的四年战斗生活,心里暗自比一比,哪儿也没有家乡好啊!  相似文献   
13.
春节期间,发现几位小朋友得到的压岁钱多达两三千元,还给哈巴狗穿上了花衣服。回家一讲,女儿哈哈笑,说这点儿消费只算小意思,老爸真的老了。  相似文献   
14.
服务观     
今年春节期间,有记者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若干服务行业作调查,发现餐饮业最红火,许多市民阖家外出吃团圆饭,餐馆爆满。交通部门进入春运以来就全力以赴地紧张工作着,非但不放假,反而增加了大量车次和航班,以满足乘客回家和外出旅游的需求。市区的出租汽车,除夕夜和大年  相似文献   
15.
家山无双     
清朝龚自珍的诗句"无双毕竟是家山",充满了对家乡的爱。一位小友的文集以此为书名,再加上画家兼杂家李滨声先生很好的序言,读来就更亲切了。北京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带着乡情描绘家山,小胡同、四合院都是温馨的。此书再版,可喜可贺,令我忝序,诚惶诚恐。  相似文献   
16.
正邓友梅一波三折的传奇人生与他精彩深刻的小说有什么关系?这位12岁的小八路、13岁的日本劳工、14岁的新四军文工团员、19岁的北京作家、26岁的右派、35岁的劳改人员、45岁就提前退休的失业者,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平反归队,怎的倏然成为"井喷式"高产作家、连获6届全国最佳小说奖  相似文献   
17.
看水     
赵大年 《北京观察》2001,(12):60-61
七位北京作家,获得一次旅游机会,去哪儿呢?林斤澜大哥拿主意,到云彩南边去看水。我们没人研究水利,却都欣然同意。也许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也许因为北京和北方严重缺水,人类历来亲近水,水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有幸来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在东西横向75公里的狭长地带同时流过三条大江,浩浩荡荡,分头灌溉着6个国家的沃土,成为亿万人民的母亲河。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横断山区,三条大江挤在一起,高耸的雪山将它们隔  相似文献   
18.
美食二题     
蘸水鱼砂锅米线我从小就养成了一条美德:记吃不记打。"文革"中那些打人的家伙,我早把它忘到爪哇国去了:而各地的风味小吃,品尝一次,唇齿留香,经久不忘。  相似文献   
19.
文化名片     
有学者说,美国文化的三大标志是:可口可乐,牛仔裤,抽水马桶。它在国内外的普及率甚高,洛杉矶4百万人口,有2百万个卫生间,可谓登峰造极,这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名片"。毛泽东说,中国的三大发明是:汉字、中医、麻将牌。它们独具特色,文化内涵深厚,使用汉字的人口世界第一,麻将牌奥妙无穷,高级数学加心理学。这是中国文化生活的"名片"。巴黎埃菲尔铁塔,伦敦大笨钟,纽约的自由女神等城市标识物,苏格兰风笛,川江号子,陕北信天游等地方标识声,都是特有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20.
话说森林     
生态学家形象地说,"森林是地球的肺","森林是大氧吧","森林是大水库","森林是能源宝藏","森林是生态环境的保护神"。要了解森林的重要性,不妨先用化学的眼光看看地球上的"物质不灭,往复循环"。这里只说碳、氢、氧三大元素的化合、分解,维系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水是氢氧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