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早期断奶应激性腹泻对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况相近的早期断奶腹泻仔猪6只,于腹泻次日采集各肠段样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测定其肠道菌群。结果显示,早期断奶应激性腹泻仔猪的十二指肠黏膜呈轻度卡他性炎,黏膜上皮脱落,核溶解,绒毛稀少;空肠和回肠肠绒毛脱落,顶端凝固性坏死;空肠和直肠固有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各段肠上皮细胞出现充血、出血、水肿、空泡变性等形态结构的改变。仔猪肠道菌群改变,主要表现为与健康仔猪相比,腹泻仔猪各肠段的类杆菌、大肠杆菌、梭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证实早期断乳应激性腹泻能引起肠道形态结构的破坏和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加重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2.
以中华田园犬为研究对象,用99℃多层纱布覆盖犬腰荐部多个面积为3cm2区域皮肤,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采集烫伤前和烫伤后第6、12、24和48小时血样和烫伤皮肤组织样品,检测血液生理指标和细胞因子IL-6、IL-8、IL-10、TNF-α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烫伤后犬血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烫伤后第24小时达到峰值,淋巴细胞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烫伤后第12小时降至最低;犬血清和组织中IL-6、IL-10和TNF-α的质量浓度在烫伤后第6~24小时均显著高于烫伤前(P0.05),烫伤前后血清中IL-8的质量浓度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组织中IL-8的质量浓度烫伤后第24小时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深Ⅱ度烫伤早期(48h以内)试验犬呈现全身性炎性反应特征,血清和烫伤组织中促炎/抗炎细胞因子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13.
将24头健康DLY(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仔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2组,采用鼻腔喷雾法分别接种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含3.8×107 CFU/mL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稀释液(试验组),研究了猪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48h后血清及肺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清中SOD、CAT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SH-Px、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O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10.05)。试验组肺组织除CA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1相似文献   
14.
将1日龄天府肉鹅健雏200只随机分为A、B、C、D共4组,A组作为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Zn100mg/kg),B、C、D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Zn900mg/kg、基础日粮 Zn1400mg/kg和基础日粮 Zn1900mg/kg,试验期7周,以研究高剂量锌对雏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锌的B、C和D组雏鹅淋巴器官发育受阻,胸腺、腔上囊和脾的器官生长指数程度不同地降低;胸腺、腔上囊和脾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分裂增殖受抑,胸腺、腔上囊、脾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指数程度不同地降低。结果表明,日粮高锌可致雏鹅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1月四川省某野生动物园梅花鹿出现咳嗽、不喜运动、腹泻、粪便呈暗黑色糊状、渐进性消瘦等症状。 1个多月后陆续死亡数头。其间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取病死鹿肺组织、肠系膜淋巴结、肠内容物进行实验室细菌检验 ,分离出分枝杆菌 ,确诊该病为梅花鹿结核病。1 临床症状病鹿咳嗽 ,不喜运动 ,运动后出现痉挛性咳嗽 ;腹泻 ,粪便呈暗黑色糊状 ;渐进性消瘦 ,从出现症状至死亡持续 1个多月。2 剖检变化病死鹿躯体消瘦 ;大部分肺组织肝样变 ,坚硬 ,表面凹凸不平 ,散在粟粒大至核桃大的干酪样坚硬结节 ,部分肺组织出血 ,表现颜色不…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高血糖素样肽Ⅰ(GLP-Ⅰ)在乳牛脂肪代谢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Ⅰ、GLP-Ⅰ对体外培养的脂肪细胞激素敏感脂肪酶(HSL)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IGF-Ⅰ、GLP-Ⅰ添加浓度的升高,脂肪细胞HSL mRNA表达逐渐下降。结果表明,IGF-Ⅰ、GLP-Ⅰ直接调控脂肪细胞HSL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18.
高铜对雏鸭肝羟自由基和一氧化氮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日粮铜水平对雏鸭肝羟自由基和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360只1日龄天府肉鸭被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8 mg/kg)和高铜日粮(Cu 100 mg/kg,高铜Ⅰ组;Cu 200 mg/kg,高铜Ⅱ组;Cu 400 mg/kg,高铜Ⅲ组;Cu 600 mg/kg,高铜Ⅳ组;Cu 800 mg/kg,高铜V组)6周.与对照组比较,高铜Ⅲ组、Ⅳ组和V组肝羟自由基含量和NO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同时肝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降低(P<0.05或P<0.01).结果表明,日粮铜水平达400~800 mg/kg时肝羟自由基和N0产生增加,抗氧化功能降低,肝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