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苏联解体使原来苏联的疆域上出现了15个新兴国家(其中12个为独联体国家),使与中国有共同陆路边界的国家由12个增加到15个,同时也使相关国家面临新的安全环境。1991年12月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开始探索建立一种新型安全关系模式——合作安全关系。这一过程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有关国家在边境地区各自裁减军事力量并在边境地区建立相互信任;其二是有关国家在长期悬而未决的边界划分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2.
从2000年到2008年,在普京总统执政期间,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和政策经历了重大的调整和变化,并且深深烙上了普京外交思想的印记.在其总统第一任期(2000-2004),普京强调要恢复俄罗斯的强国地位,就必须与世界经济实现一体化,展开东西方平衡的多向外交以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融入欧洲,维持全球战略平衡,外交政策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这些思想显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现实主义特征.而在其第二任期(2004-2008),由于国内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普京放弃与西方实现一体化,否认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普世价值,提出并阐释了"主权民主"的思想,强调本国发展道路的独立性与合理性,俄罗斯应该根据国家的特性和具体情况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和强国之路.普京的外交思想因而也转向了所谓"新斯拉夫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