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建立同时快速检测猪A群轮状病毒(GARV)、猪C群轮状病毒(GCRV)和猪星状病毒(AstV)的三重RT-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进行病毒基因区同源性分析,然后使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分别设计了GARV、GCRV的VP6基因和AstV的ORF2基因特异性引物,预期扩增片段的大小分别为229、166和410bp。在这3种病毒单项RT-PCR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GARV、GCRV和Ast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检测30份四川省仔猪腹泻粪样。结果显示,GARV、GCRV、Ast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7%、13.3%、16.7%,本方法与这3种病毒的单项RT-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83%,整体符合率达94.3%,特异性为100%。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GARV、GCRV和AstV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克隆出猪巨细胞病毒SC株DNA聚合酶(DPOL)基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根据GenBank中的DPOL基因序列(AF268040)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法扩增出猪巨细胞病毒SC株DPOL基因,将其克隆到T载体,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结果表明,猪巨细胞病毒DPOL基因全长3 024bp,为一个完整ORF,共编码1 008个氨基酸;与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系统进化树表明猪巨细胞病毒与人疱疹病毒6型和7型关系最近;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推导出该蛋白的基本性质,并预测出高级结构。成功地进行了猪巨细胞病毒SC株DPOL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今后此基因生物学功能和猪巨细胞病毒复制机理的研究以及病毒系统分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测伪狂犬病病毒(PRV)潜伏感染及确定病毒潜伏的主要部位,建立了能鉴别PRV野毒株和gE基因缺失疫苗株gE/gB的PCR诊断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CR 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好,能用于病毒潜伏感染的检测;同时还确定PRV潜伏感染的主要部位是三叉神经节、扁桃体、嗅球、脑干、脑桥和咽黏膜。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与方法1.兔瘟种毒:川农乐系毒株(由余广海从乐山发病兔群分得),经测试合格;川厂旋口系每株(由蒋元林从汉川旋口分得),经测试合格。2.兔巴氏杆菌菌种:兔源A型厂1号(厂兔群中分得),兔源A型农大Ⅰ、Ⅱ两株(余广海分得),经江苏牧医所和川农谢锐怀鉴定合格;禽源A型48-1株(中监所提供);兔源A型51-2株(中监所提供)。3.试验动物:由生药厂实验动物繁殖场和四川农大兽医学系教学实习兔场提供。4.仪器、药品、培养基、人型红细胞:均由四川兽医生药厂提供。  相似文献   
15.
用MA-104细胞增殖大熊猫轮状病毒(RV),并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NSP4基因,将其克隆到载体进行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分析NSP4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并与不同动物的RV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获得了长750bp的大熊猫RVNSP4基因,此序列包含1个528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75个氨基酸;预测大熊猫RVNSP4基因的理论分子质量为20223.7u,等电点为6.84,半衰期为30h,不稳定系数为30.40,总平均亲水性为-0.240,疏水性为-2.400~2.622;无信号肽序列;跨膜结构分析表明,NSP4有1个跨膜区,其N端位于病毒膜外区,C端位于病毒膜内区;抗原表位预测显示,NSP4有6个抗原决定簇;结构预测显示,其可能包含2个N-糖基化作用位点、6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作用位点、3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作用位点和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作用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大熊猫RV NSP4基因与猪RV NSP4基因的进化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法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抗原优势区(ORF2′)基因和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将目的基因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了重组质粒pCI-ORF2′-VP2。将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同时设立PCV亚单位疫苗、PPV灭活疫苗和空载体对照组,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别对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PCV2和PPVIgG抗体效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从免疫后第7d起,pCI-ORF2′-VP2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抗PCV2、PPV的特异性抗体效价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空载体对照组,且重组质粒组在第21~42d诱导的免疫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强于PPV灭活疫苗组。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CI-ORF2′-VP2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联合表达PPV VP2和PCV2 ORF2基因的重组PRV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包含有完整阅读框架的PPV VP2基因(1 740 bp)和PCV2 ORF2基因(750 bp)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PI-2.EGFP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PI-2.EGFP.VP2.ORF2.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的DNA和PRV SA215株的DNA共转染Vero细胞,转染后20 h出现带荧光的空斑,挑斑纯化后繁殖,并收获病毒液.PCR和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将其命名为PRV SA215(D1)株.细胞培养特性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可以在Vero、MDBK、ST和IBRS-2等多种细胞上增殖,在Vero细胞上的增殖效价为1×106PFU.分别以1×106PFU/头、1×104PFU/头剂量接种28日龄仔猪,结果显示,免疫仔猪的PPV、PCV2抗体水平均逐渐升高,并分别从接种后第14 d和21 d开始,PPV、PCV2抗体转为阳性.此结果进一步佐证了重组PRV SA215(D1)株已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8.
将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M基因和N基因从重组质粒pMD18-T-M-N中亚克隆至pBV220原核表达载体上,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BVM-N。将pBVM-N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重组菌经温度敏感诱导表达,其细菌裂解物经SDS-PAGE可检测到分子质量约为19 ku的目的蛋白,与M基因表达产物一致;经蛋白质分析软件Bandscan分析,其表达量可达19.1%;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可被兔抗PRRSV血清所识别,与预期的M基因表达产物相一致,而N基因未获表达。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12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gC基因全序列,并测序,使用生物学软件对这12株PRV gC基因序列和GenBank上登录的6条gC基因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PRV gC基因开放阅读框的核苷酸长度为1437~1464 bp,编码478~487个氨基酸.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四川省流行的PRV毒株与日本、欧洲、美洲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这些毒株的蛋白疏水性、抗原表位和高级结构等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变化和差异.表明,PRV gC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但可能存在抗原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20.
根据GenBank中的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突变引物,对PPV SC-1株VP2基因进行了定点突变.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分别将VP2蛋白中第402位(A)和214位(B)的半胱氨酸突变为精氨酸,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PI-2.EGFP中,构建含报告基因EGFP的重组质粒pPI-2.EGFP.VP2(A)、pPI-2.EGFP.VP2(B);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上述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从而研究该突变对VP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合突变体及EGFP的真核表达载体;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突变后的质粒转染呈现不同的荧光信号,A样品的荧光呈颗粒状分布于细胞中,而B样品与阳性对照相似,荧光信号均匀分布于细胞中.提示,突变的引入是导致表达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