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东南亚地区已经形成的唯一的反共的社会主义即“缅甸式社会主义”,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局面。在由于印度支那三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出现的东南亚两极化中,追求第三种社会主义的奈温政权体制的动向是很值得注意的。“缅甸式社会主义”确实在东南亚提出了一种国家建设的新类型。然而对其在缅甸是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战后东南亚华人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研究尽管有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等不同学科的探讨,但是,归根到底研究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即华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剧烈变化,到底在认同和同化的道路上走了多远?今后会如何走下去?  相似文献   
13.
陈嘉庚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华侨领袖、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而且也是一位对东南亚侨居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他一生的活动,不仅在神州大地,而且在东南亚乃至世界范围,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早在二、三十年代,陈嘉庚先生就引起了外国的华侨研究家及有关人士的注意,并在他们的著述中有所记录和论述;战后,随着陈嘉庚的影响日渐扩大,外国学者系统研究陈嘉庚的论述等也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是在我国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情况下,由中国各阶层人民大众奋起发动的一场伟大爱国运动。具体地说,就是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廿一条约和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人民的《巴黎和约》,坚决打倒与此有关的封建军阀统治和卖国贼,挽救中国于危亡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仅在国内各地、各阶层引起了巨大的震荡和反响,掀起了空前规模的爱国运动,而且在海外华侨中也引起了巨大震动和反响,爆发了空前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写下了近代华侨爱国运动史上的重要一页。但迄今为止,在国内有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华侨、华人战后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讨论日趋“热门”,不断深入。华侨研究工作者能把视线逐渐转向较为现实的问题,无疑是一大进步。在多次的讨论中,对华侨、华人在战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取得了许多共同的认识,但对这种变化的性质和进程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比较集中的问题有:华侨、华人在战后的变化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变化,还是实质性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变化,还是迅速的变化?是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16.
朱效娅  郭梁 《前沿》2009,(6):160-163
近年来,为积极做好服务“三农”工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邮政企业以遍布城乡的网络为依托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仅就邮政服务“三农”的重点业务之一农资配送中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迅速崛起,关于华人企业集团的研究成为探讨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引进外资进行四化建设的热门话题。本文拟就前些年的研究动态作一简单回顾,对中、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一比较,并对今后的研究说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3.商业网络 在说明华人资本活动方式的特点时,无论是对其海外投资,或是对其在国内的事业发展,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就是所谓“网络”。但是,针对试图用这一个词说明华人资本的全部活动和论述华人资本与网络特殊关系的倾向,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即利用网络果然是华人经济独有的特性吗?这里拟用华人资本向海外投资的事例,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军政的华侨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到1942年5月上旬,即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泰国、香港、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印尼)、缅甸以及太平洋上许多重要岛屿,强占土地达38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一亿五千万,气焰十分嚣张。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涂炭,南洋各国人民遭到残酷屠杀,财产遭到疯狂洗劫。南洋华侨更是首当其冲,备受日寇的残杀和掠夺。  相似文献   
20.
四、华侨社会的经济支配马来亚、新加坡经济问题专家、马来亚的经济学者J·J·普托恰里曾就一般人所谓“华侨支配着马来亚、新加坡经济”的看法,作了如下的论述: “一般人根据到处(特别是城市)都有华侨、所有各种行业(特别是商业)都有华侨经营者这一情况,产生了华侨支配马来亚经济的这种错误观念。衡量经济支配的最正确的尺度,莫过于拥有和控制种种生产要素”。“综合考察经济上的所有权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