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金汕 《瞭望》2007,(34)
大型运动会的场馆建设无疑会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声誉,但也可能为举办城市带来债务和累赘  相似文献   
12.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带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问 题。通过科学的反思,我们将认识到哪些应该发扬光大,再接 再厉,哪些应该痛定思痛,引以为戒。相信从这次危机中走出 的我们,明天将更加辉煌。为了开阔大家在这方面的视野,本 刊特邀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社会科学 院部分研究人员撰写一组文章,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汕 《瞭望》2008,(34)
奥运会的举办使占世界人口1/5的13亿中国人民与世界紧紧拥抱,这是中国之幸,也是人类之幸在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闭幕之时,人们会回想起北京申奥成功之后遭到的误解与诘难,它们曾给奥运会的筹办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北京最终用事实给了全世界一个满意的答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在于它对承诺的忠诚。早在7年前北京申办奥运会时,就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它们不仅是举办奥运会  相似文献   
14.
首都体育馆 生于乱世,博揽盛事 国家体育馆2008年将在雀巢旁落成使用,但在这之前的40年,承担这一功能的非首都体育馆莫属。首都体育馆动工的日子已经是动乱岁月的开始,那是1966年6月1日。在这之前的“5.16通知”已经吹响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展的号角。在这之后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那是全国大造反的动员令。首都体育馆如果不是早早批准,至少要晚建10年。  相似文献   
15.
正侯仁之先生在2013年10月22日走了,这是一个度过了一个世纪漫长岁月的老人。他生于清王朝倒台后一个月,经历了民国,与新中国一起走过六十多年,终于告别操劳而又硕果累累的一生。侯仁之生前是非常不愿意给他溢美之词的,但许多无法否认的"杰出"和"第一"又与他的业绩相伴:他是北京古城虔诚的研究者和守护者,他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北京历史,被国际学术界誉  相似文献   
16.
正难掩对工作的热爱《求是》是权威杂志,它旗下的《小康》发布"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在"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排行中,公务员、政府官员、教师等相对稳定的职业占据最前面位置,而快递员、司机、保姆、矿工则在排行榜中处于末端位置。记者排行19,比18位的导游还落后一个名次。而记者本身对自己的行业也是牢骚不少。  相似文献   
17.
金汕 《海内与海外》2009,(11):23-26
曾经第一国门的生存窘境 为中国足球的守门员评选最佳瞬间,张惠康1987年10月26日在东京国立体育场的片刻救险绝对可以入选。  相似文献   
18.
正四没多久,江青一伙倒台了。多少年的动荡生活结束了,梦寐以求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理想实现了。国门打开,侯仁之作为访问学者再一次来到久违的西方,世界变化之快给他极大的震动。而颇有戏剧意义的是,梁思成和他极力保护的北京城墙虽然基本不复存在,但并不知道这件事的美国匹兹堡大学校长却以一种特殊的举动为古城砖的价值做了结论。  相似文献   
19.
赛场文化与北京2008奥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使国人受到巨大的鼓舞,一年前这个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已经化为脚踏实地的工作。狂喜过后需要冷静,需要开始创造新的历史,正如萨马兰奇所期望的,北京应办成“历史上最好的一届奥运会”。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下,在举办奥运会的短短16天时间里,我们究竟要付出什么,又能够得到什么。北京已经提出了“人文奥运”口号,这本身就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贡献。人们希望的是把奥林匹克理想全面引进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理想,期望中国体育迷们会用良好的赛场文化让中国所固有的人文主…  相似文献   
20.
我为足球狂     
真正认识中国球迷,是通过“十强赛”。44年的等待,7次冲击世界杯,终于梦圆五里河。国足出线,球迷功不可没,中国球迷的庞大阵容,为国家队营造了热烈有序的主场氛围,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难怪人们说,中国缺少世界级的球星,但是不缺少世界级的球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