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云南省大理、丽江、红河、玉溪、昆明等地区的主要家畜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共抽查家畜血清1076头份,发现阳性125份,阳性率为11.62%。其中包括,猪血清525份,阳性率为20.19%;马132份,阳性率为1.51%;牛205份,阳性率为1.44%;羊202份,阳性率为6.93%。检测抗体滴度均达到或超过1:64。猪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很可能是云南地区人畜自然感染弓形虫的重要感染源。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马寄生虫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报告了寄生于云南马体内的寄生性蠕虫共23种,其中包括吸虫2种:肝片形吸虫、日本血吸虫;绦虫2种:大裸头绦虫、叶状裸头绦虫;线虫19种:马圆形线虫、无齿阿氏线虫、普通戴氏线虫、小三齿线虫、锯齿状三齿线虫、尖尾喷口线虫、长交合伞毛细线虫、舌状毛细线虫、冠状毛细线虫、辐射环行线虫、帕氏阅齿线虫、杯状彼氏线虫、高氏舒毛线虫、马副蛔虫、马蛲虫、胎生普氏线虫、蝇胃线虫、大口胃线虫、马腹腔丝虫。它们隶属于9科19属。尖尾喷口线虫、小三齿线虫、舌状毛细线虫、冠状毛细线虫、辐射环行线虫、帕氏圆齿线虫、杯状彼氏线虫和高氏舒毛线虫等8种蠕虫为云南省首次记录。文内对固形线虫科和毛细线虫科的13种线虫作了扼要的形态学描述和量度。  相似文献   
13.
为摸清我省家禽寄生蠕虫种类、区系分布、危害情,我们于1981~1986年对全17个地区(州)76个县(市)进行了调查。在624个样点上共剖检家禽4469只,其中鸡2594只,鸭1417只,鹅458只。共采集寄生蠕虫405584条,现将其鉴定结果报告如后。材料与方法(一)家禽的选择 家禽的选择,以各地(州)不同自然地理气候类型县的山区、半山区、坝区,当地饲养的鸡、鸭、鹅随机取样进行剖检,并注意品种、性别的比例与自然禽群的结构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1980~1986年在我省畜禽寄生蠕虫区系调查中,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家鸡体内获得一种细小的线虫,经鉴定隶属于盘尾科(Onchocercidae)辛格属(Singhfilaria),为一新种,现记述如下。 (一)虫体形态记述 虫体丝状,角皮有不明显、细小的增厚横纹。口孔小,位于头端前方,无唇片。食道分两部分,前部短而细,后部长而粗。排泄孔位于食道前部的后端。神经环紧接排泄孔之后。 雄虫:体长7.37~7.76mm,最大宽度0.10~0.13mm。排泄孔距头端0.09~0.11mm。交合刺  相似文献   
15.
由于锥虫出现在病畜血液中常无一定,特别是慢性病例或水、黄牛锥虫病更是如此。因此,单从临床诊断和涂片显微镜检查,往往得不到确诊而漏治造成死亡,或为保虫宿主,为传播疫源。云南省位于祖国西南边疆,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是锥虫病的老疫区。据资料记载,家畜锥虫病早在1882年即由国外传入省内,且感染严重,损失极大。建国以来,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大减少。然而病原和传播条件仍然存在,各  相似文献   
16.
鸭台湾鸟蛇线虫病是由台湾鸟蛇线虫Avioserpens taiwana寄生在幼龄鸭颚下、额顶、眼睑、颈、后肢等皮下组织而引起呈瘤样肿胀为主要特征症状的寄生虫病,群众称为“大脖子病”。幼鸭感染台湾鸟蛇线虫病后,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常引起大批死亡,给群众养鸭业带来严重损失。作者等于1981年10月在进行畜禽寄生性蠕虫区系调查时,发现在云南省屏边县幼鸭患本病十分严重,仅据我们在该县滴水城公社的一个生产队(甘庶地生产队)的调查即可说明。该队现有38户,1981年养鸭638只,其中患台湾鸟蛇线虫病的有449只,发病率为70.4%,已死亡的有315只,死亡率占发病总数的70.2%;在38户当中,已有6户人家的鸭子全部死光,可见危害之大。由于本病在云南首次发现,又据了解在蒙自、建水、石屏、玉溪等地县亦有发现类似本症状的病鸭,故简报于后,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