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5篇
法律   234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197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3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葛琳  白春安 《河北法学》2008,26(1):171-175
刑事纠纷中的双方和国家都可以被视为经济人,根据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理论,对于重视获得补偿的被害人和有支付能力的加害人,从和解中获得的利益要大于从正规诉讼程序中获得的利益。从立法、司法和刑事法目的实现的角度,国家扩大刑事和解范围,对其进行法律规制也是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2.
文章简单介绍几项国外关于投射技术在讯问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投射技术在国内刑事司法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投射技术在讯问工作中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在证言研究中有一著名的理论假设:即来自于真实经历的证言与经他人教唆或自己幻想产生的证言是有区别的。现代的法庭科学与司法心理学也证实了"亲身经历过的事件记忆与想象记忆有着质的差异"。建立在上述差异基础上所形成的陈述有效性评估技术,专门用于检测言词的准确性,现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得以运用,在个别国家还甚至被运用于刑事领域。  相似文献   
104.
试析东盟高度一体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宪章》的顺利签署表明,东盟各国正在努力改变东盟的松散状态,试图将其建设成为更有凝聚力的地区实体。本文在考察中国的东南亚地区利益结构后认为,一个在经济上实现了内部高度整合,但在政治上仍旧保持内部多元决策机制的东盟较为符合中国的利益。即一个经济上强大但政治上较弱、经济上联系紧密但政治上相对松散的东盟对地区格局的冲击会相对较小。因此,对东盟当前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应持欢迎态度;但对东盟未来的政治安全一体化进程,中国应保持高度关注,并提早与东盟进行良性互动,以维护彼此的合理利益和地区稳定,防止出现某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5.
现代远程教育飞速发展,其中课程远程辅导与面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远程教育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加强面授导学和网络导学,课程辅导教师应担当起组织者、指导者、开发者等多重角色,学生应加强自主与协作学习,采取师生交互行为策略有效应用等措施促进课程远程辅导与面授技术有效整合,从而提高远程教育的绩效,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6.
浅析我国行政问责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彬 《学理论》2009,(6):18-20
推行行政问责制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行政问责的理论研究却滞后于问责实践的开展。本文将试图从我国行政问责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我国行政问责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试探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及如何完善我国行政问责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7.
108.
师德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汶川大地震后,"范跑跑"事件备受关注,体现了精神文明视域下人们对师德建设的时代忧思与人文关怀.对"范跑跑"事件折射出的师德问题做深入分析,承载着时代对师德建设的探索与启迪.  相似文献   
109.
高科技搜查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搜查的理论依据。高空搜查、高空照相、通讯记录搜查、电波追踪、热像仪、望远镜等高科技搜查手段的使用,使判断搜查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产品范畴必然要突破实物形态的界限。它应该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实物产品和非实物产品的总和,它包括实物消费品和服务消费品两大类。社会产品的丰富多彩,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对“物质产品”的概念和范畴的界定,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全社会投入与产出的状况,丰富了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为重新认识服务消费品的价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