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9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203篇
工人农民   121篇
世界政治   16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41篇
法律   2703篇
中国共产党   803篇
中国政治   1956篇
政治理论   446篇
综合类   23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864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934篇
  2006年   1008篇
  2005年   816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奥巴马上台后的对华战略,一方面强调对华接触与合作,一方面在诸多敏感问题上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特别是近期对华态度强硬。美国对华政策之所以表现出错综复杂的两面性,除受国际形势的变化及美中两国实力消长等因素影响外,更主要是受其国内因素的影响。美国的冷战思维、实用主义行为方式、选举政治、政党政治、利益集团以及美国智库和媒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美国政府对华安全战略的走向,美国的对华政策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的提出和贯彻,对于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当前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征,针对当前人们价值选择的特征,着力探索形成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993.
从发展哲学的意义看,科学发展观是新发展哲学,其精神实质是寻求发展合理性。发展合理性的判定标准是能否实现协调与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包含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可融入协调发展中。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论述发展问题,触及了发展哲学最核心的问题,即发展合理性的判定标准问题,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994.
刘迎秋 《理论前沿》2008,(18):10-12
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成功发展的路径是专业化而不是多元化;已形成多元化格局的企业要尽可能用多元化支持专业化,通过提升专业化水平来带动多元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人力资本;在新全球化和美元持续贬值的条件下,企业未来发展的成功就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成功。  相似文献   
995.
大连作为东北对外开放的核心和龙头,正在全力推进“三个中心”建设,“三个中心”建设的基础是贸易。出口作为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大连的“三个中心”建设中将发挥主导作用。而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与出口信贷和出口退税并列的三大促进出口的政策性工具之一,在大连“三个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6.
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中确立了环境行政代执行制度,文章中以《水污染防治法》为例展开分析了环境行政代执行制度的构成、特点、性质。通过对现行立法的剖析,阐释了此项制度在各类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普遍适用的必要性,指出了该制度普遍适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有一个演变历程,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从马克思主义具体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创新化五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998.
孔子和《论语》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当代诠释,能够在化解单极世界、消除"中国威胁论"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论语》"罕言"利,但并非不言或否定利,只是强调一切之利皆当"义之与比",追求以正当合义的行为获得财富、摆脱贫贱。《论语》"叩其两端"、重视德治教化的方法和思想,为构建当代先进的道德文化而"化成天下"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和价值观的参照。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就是以不断地对元典进行重新诠释的形式展开的,当代的《论语》诠释也必须与时俱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诠释转型,为当代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999.
21世纪的中国需要在更广泛的人类知识、思想、学术与观念领域作出自己的原创性贡献。建构有特色之中国非洲学,是中华民族在当今国际学术平台与思想高地上追求中国的话语权、表达中华民族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理念与政策主张,进而为21世纪的人类贡献出更有价值的思想智慧的必要努力。这一学科建构的意义,应当上升到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理解与把握,并在此境界上去探寻自己的学术路径、理论形态与知识工具。非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3个层面的有机结合,承续中国学术传统、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总结中非合作实践3个维度的融汇贯通,或许将为有特色之中国非洲学拓展出敞朗清新的学术境界与精神气度。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及产业的转换升级,企业资本逐利本性和自身机制灵活性的现实,民营企业跨区域迁移活动日益活跃,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另一方面,产业的本地关联性和对原有产业配套的依赖程度也对企业的区位再选择产生影响。贸易成本的变化影响产业空间聚集,促进国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聚集。因而,提高本地开放程度、缩小地区间外贸成本差距、完善产业配套、降低区际贸易成本是中西部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