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1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50篇
工人农民   78篇
世界政治   1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1篇
法律   1593篇
中国共产党   452篇
中国政治   1139篇
政治理论   273篇
综合类   13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College students, between the ages of about 18 and 24, are the group of people who are most often exposed to situations involving diverse types of violence. They have greater access to alcohol and drugs and are under far less parental supervision than younger age groups; reports have shown that frequent involvement in several types of violent behaviors can seriously damag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However, despite the high rate of viol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re has not been enough discussion about how we can produce more effective antiviolence messages targeting college student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some useful insights into this issue by testing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three antiviolence message conditions: gain/loss framing, different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negative/positive fact appeal.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study find more appeal in antiviolence messages conveyed by a traditional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 (PSA) than in a TV news report. The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messages that use negative fact appeal (e.g., "There are many people losing a lot of precious things because of their violent behaviors") than to those that use positive fact appeal (e.g., "There are many people gaining a lot of precious things by avoiding violent behaviors"). An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positive/negative fact appeal was also detected.  相似文献   
832.
喻中 《政法论丛》2012,(3):3-14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划分成三种类型:理论知识、实用知识、制造知识。三者对应于后来所说的纯粹理性、实践理性、技艺。按照这样的知识分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具有实践理性的属性,也具有技艺的属性,但是,它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具有纯粹理性的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这种知识属性,有助于辨析当代中国法律人的社会角色及其类型。  相似文献   
833.
刘旭霞  宋芳 《知识产权》2012,(6):52-57,74
依赖性派生品种制度是UPOV公约1991年文本引入的制度,作为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利扩张的表现形式,将对我国种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我国种业的育种创新能力、种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很弱,建立依赖性派生品种制度不利于我国种业的发展。我国应利用国际条约为发展中国家规定的缓冲期来寻求生机,完善与依赖性派生品种制度相关的育种体制,改善育种创新环境,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834.
在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对中蒙两国在著作权法、商标法及地理标志、专利法上的具体规定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总结了蒙古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特点,并提出在中蒙两国国际贸易中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35.
从“血荒”现象看《献血法》在实施中的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献血法》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血荒”现象在很多地方存在;目前的还血政策不能很好地激励公民献血的积极性;法律对医疗机构紧急用血规定不完善,“见死不救”,“救人违法”的矛盾在现实中还存在;部分临床用血的血液来源存在安全隐患。应当教育、动员、招募一支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适当放宽献血的条件。提高血站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无偿献血及免费用血系统的网络化建设、适当扩大医疗机构在紧急用血时的权限。  相似文献   
836.
于韵 《行政与法》2012,(9):124-129
私法自治是民法的理念,决定了民法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制度生成。民法的理念决定了民法理论体系的立场是个人主义。私法中所坚持的是个人主义立场,因此决定了个体主义方法论是民法的基本研究方法。自然人与法人是最重要的民事主体类型,是民事主体制度的重要内容。法人是一个组织,但其行为需要由法人机关实施,因此如何合理设计法人法律制度,促使法人内部团体意志有效形成并通过法人机关实现,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参与法律交往,实现法人的利益,同时能够有效约束法人机关,防止其利用代表权谋取私利损害法人的利益,对促进民法体系的完善与成熟,意义重大。本文从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视角对我国《民法通则》中有关法人人格、法人分类、法人机关等法律制度进行评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37.
When Beijing-based Jiahe Life Insurance Co.released its financial report for 2011 in May,it grabbed the attention of insurance industry professionals because its solvency ratio for 2011 was minus 86.  相似文献   
838.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复杂、意识形态安全日益重要的情况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意识形态是一个庞大的观念体系和复杂的精神现象,我们必须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就层次而言,从不同主体看,可分为总体意识形态、群体意识形态和个体意识形态;从高低水平看,可分为理论化的意识形态和日常观念性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自身具有的层次性,为军队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以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839.
不同时期的文人对台湾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描写,呈现出不同的台湾形象。地景书写是文学作品书写的重要面向。本文主要选取那些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的地景书写,以不同历史时段的文学作品为基础,阐述地景的变迁对叙事者书写文字符码的影响,叙事者的文化认同所影响的台湾地景书写变化的复杂路径,近20年来地景书写与台湾人的集体记忆和认同变迁存在的关系等问题,并经由对地景书写的美学符号分析,展演出文化关怀与认同的复杂变貌。  相似文献   
840.
"六洞九洞"侗寨的世界文化价值在于:它们不仅展示出原真的民族建筑艺术,代表着侗族文化区的特色文化,是已经消逝的亚洲古百越民族文化特殊的见证,更对人类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应该创造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佳、最具可持续性的选择有着发人深思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